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路痴导游

正文 第445章比比谁更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台上三弦弹响,基本是老人在当伴奏,年轻演员们上台,穿着白族服装,一群男男女女边跳边唱:
    “莫唱花柳三春尽,
    要唱松柏万年青,
    要唱爱情千年在,
    如日月星星!”
    节奏欢快,这就是绕三灵了!
    梁安歌捧着脸,“太好听了!”
    秦空捧着她。
    何欢轻声:“这是白族独有的文学形式——山花体。长短句错落,极富韵律感。”
    接着,扮演阿龙的李斗才上台,阿凤也上台,两人对起歌来,尽显儿女羞涩动情之态。
    爱情开始的时候总是美好的,观众都满面笑容看着他们含含湖湖,谁也不挑明。
    然后两人分别,阿凤回宫,一步三回头,唱:
    “锦鸡落下地有声,
    无形箭翎耳边鸣,
    邂后相逢不相识,
    带走我的心!”
    拉开了悲剧的序幕。
    一幕幕,虽然没什么灯光舞美,只是简陋的农村戏台,大家还是沉浸其中,被阿龙阿凤的遭遇牵动。
    到阿龙坠身海底,乌鸦报信,阿凤神情一变:
    “霹雳一声惊破胆,
    天塌地陷有何言?
    父王呀,罗荃呀!
    你们心似蛇蝎将他害!
    我满腹冤仇诉不完!
    我生死要与阿龙重相见!
    仇报仇来冤报冤!”
    然后一头朝石头撞去,白云升起,尽管是非常简陋的白布做的白云,大家已经被带进去了,一片寂静。
    又听阿凤唱道:
    “闪电呀,你为何有光不照这万载冤?
    你若有灵就把神威显!
    百二山河连地卷,
    卷得地覆与天翻,
    不见阿龙我心不甘!”
    狂风大作,巨浪滔天,演员们牵着春天播种后覆盖玉米地的地膜制造风浪,直到狂风吹开海浪,海底石螺现。
    风浪静止,演员们排成一排走到前台。
    梁安歌鼓起掌来,全场响起掌声,经久不息。
    梁安歌站起来,掌声才停下。
    梁安歌说:“《望夫云》,就是白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一个化蝶,一个化云,真是吹开心扉,撼动人心!这是我看过布景最简陋却最感人的戏!”
    演员们在台上激动地看着这个着名音乐家,又害羞又欢喜。
    何欢说:“与梁祝不同的是,蝴蝶飞去不见影,望夫云和石螺以及他们掀起的巨浪,每年都会在苍山洱海上演!如阿龙所唱:龙凤精气化长虹!这正是白族人民的精气神!”
    梁安歌笑盈盈地看着他,“对!要唱爱情千年在,如日月星星!要唱下去!我会帮助你们!”
    全场又鼓起掌来,演员们激动得在舞台上跳了起来。
    何欢笑道:“有了梁老师这句话,还有造型师秦老师,舞美大师陈老师,相信这出剧目会红遍大江南北!”
    三人看他一眼,他就给他们安排好了?
    董主任和段局激动得不行,连忙站起来,握着秦空、梁安歌的手,“谢谢!谢谢!谢谢两位老师!”
    又跑到陈映面前,握住他的手,“谢谢!谢谢陈老师!”
    陈映看了何欢一眼,谢什么?他说什么了吗?
    梁安歌笑道:“对,这么动人的剧应该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会把它打造得更完美!”
    秦空满眼笑意看精灵一眼,反正老婆做的事,他都支持!
    “白剧,在南诏时期,就到唐朝宫廷演出,由于跟唐朝往来频繁,现在多用白族调加汉语的形式演唱。”何欢道。
    董主任和段局点点头。
    “白族调里面包括吹吹腔、大本曲、白族山歌调。刚刚在《望夫云》里这几种形式都有体现。”
    知道他们是来寻找少数民族音乐的,董主任说:“现在我们就用白语唱。”看看村民们,“谁上去唱一个?”
    见村民们有些害羞、拘束,梁安歌说:“就这么唱吧。”双手一拢,“大家都坐过来。”
    精灵这么一说,早就想亲近他们的村民们喜笑颜开,都端着板凳围到一块儿。台上的演员们也下来,坐在专家们周围。
    一下拉近了距离,不像专家坐在台下考核,村民们也放松了。何欢也真佩服精灵,明明是个大明星,却那么亲切!
    董主任指着一个大姐,“你来唱!”
    大家看过去,正是白天遇到的背着娃娃码柴垛的大姐,大姐有点害羞,还是开口唱起来。白语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就是完全听不懂。
    唱完了,梁安歌好奇地问:“她唱的这首歌是什么?什么意思?”
    董主任说:“这是白族经典歌曲,《白月亮白姐姐》。就是在月亮的见证下,小伙向姑娘表白。”董主任想了想,一脸为难,不知道怎么翻译。
    何欢道:
    “白月亮呀白姐姐
    真心说给你小妹妹
    我想和你成双对
    难把口来开
    不开口嘛心不应
    开口又怕得罪你
    答不答应在于你
    何必害羞呢
    答不答应在于你
    何必害羞呢”
    “哈哈哈……”梁安歌开心地大笑。
    凳子没有靠背,眼看她笑得往后仰,何欢正要提醒她小心,秦空已经伸手揽住了她的肩,就像她身体的一部分那么自然。
    何欢酸唧唧。他俩是来秀恩爱的吧?
    董主任开心得拍大腿,“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小白龙真厉害!”
    何欢笑笑,“我只是喜欢听少数民族歌,也就这些经典的,了解一点。再深入就不会了。”
    秦怀看看他,自己的得意门生真谦虚!
    他都这样说了,梁安歌立刻问:“你会唱吧?”
    看何欢笑,梁安歌也笑道:“你唱!双语来一遍!”
    何欢也不推辞,就开口,伴奏的又把弦子弹起来。
    先用汉语唱了一遍,大家沉醉其中。然后又用白语唱一遍,更觉韵味十足。
    梁安歌看着他,“你是真厉害啊!唱得真好听!但是白语更好听!”
    村民们也看着小白龙,惊喜万分,翻译成汉语唱得那么好!居然还会唱白语!
    燃文
    董主任被激起斗志,要让村民们大展才艺,“我们跳一下霸王鞭!”
    何欢说:“霸王鞭需要场地比较宽!我们退一下!”
    大家搬起板凳退开,留出一个圆圈。几个村民抬着一盆篝火摆到中间。
    白天阳光灿烂很温暖,晚上还是挺冷的。这盆火一下把冬夜的寒冷和黑暗都驱走了。
    柴火噼噼啪啪地在火盆里燃烧着,两个村民在火盆旁边弹起三弦,一个大姐唱起霸王鞭曲,八个村民挥舞着叮叮当当的木棍,围着篝火跳起来。
    何欢说:“霸王鞭,相传源于南诏时期,是白族流行很广的舞蹈。在绕山林、火把节的时候都会表演。
    石龙村,是霸王鞭发源地,据说祖先们为抵御外敌,在山中布下疑兵,在这个棍子上绑上铃铛和铜钱,舞动起来,模彷战马和盔甲的声音,让敌军觉得有千军万马,就不敢过来了。
    它保护了人们,也就成为了这里白族人民的保护神,融合了巫术、舞蹈和体操,传承下来,现在是祈福的一种仪式。”
    董主任递给他一根霸王鞭,何欢给专家们展示,“你们看,这个棍子两头各有三个铃铛,代表六畜兴旺。五个铜钱,代表五谷丰登。长度是二尺四,代表二十四节气。”
    梁安歌道:“原来不是顺便找根棍子就行!”
    何欢道:“那不行。通过这些寓意,也可以看出白族很多文化跟汉族是紧密相连的。”
    大家点点头。
    霸王鞭表演过后,一张书桌搬出来,一个村民往桌前一坐,拉开说书的架势,只不过是用唱的,旁边还有人弹弦子。
    何欢介绍:“这是大本曲,是白族古老的音乐形式,有老段子,但更多是即兴作词。都是家长里短,像聊天拉家常一样。”
    大本曲,确实很本,村民们听得笑哈哈,专家们听不懂啊,就问周围的村民。
    但很多村民并不能用汉语准确翻译,只能说个大概意思。毕竟是不同的语言,他们的汉语本身不太流利。专家们就先记下来,回去再推敲研究。
    大人们表演了,董主任又叫出几个小孩,让他们唱首歌。几个小孩也很大方,特意跑到精灵姐姐和小白龙哥哥面前唱起来。
    天真的脸,软软的童音加上白语的韵味,十分可爱。
    唱着唱着朝他们伸出小手,梁安歌握住小朋友的手,亲切地抚摸。何欢握住伸到他面前的小男孩的小手,“你白,你白。”
    村民们大笑,梁安歌好奇道:“他们唱的什么?”
    何欢说:“这是一首儿歌,因为白族人民喜欢白嘛,从小就喜欢。这首歌翻译成汉语是:你总认为你最白,伸出手来比一比。兄弟我俩先洗洗,看看到底谁更白。”
    “哈哈哈……太可爱了!不行!我不行了!”
    梁安歌松了小朋友的手,往后跌倒,秦空也满脸笑容,又当好她的靠垫。
    “我们空老师手也挺白的,我们空老师手最好看了!”靠到秦空怀里的梁安歌顺手抓住秦空的手拉出来,“小白龙也以白出名,要不你俩比一比?哈哈哈……”
    秦空和何欢一齐无语。
    何欢无奈道:“梁老师,我们这是音乐综艺,不是恋爱综艺好吧?”
    “哈哈哈……”梁安歌又笑起来,转头看秦空一眼,眉眼弯弯。
    陈映忍着笑,把镜头对准他们。
    梁安歌有点不好意思,转头趴在秦空肩上,自己的肩膀还在耸动。
    看着这个笑点超低的大明星,一群人也大笑起来。
    气氛特别欢乐!精灵确实是搞气氛的高手!
    两个搞气氛的人凑到一块儿,想冷场都不可能。
    村民们开始还有点害羞,这会儿完全放开了。不用董主任点名了,男女老少都唱起来。
    何欢说:“不愧在石宝山歌会屡次夺魁啊!真是不会说话只会唱!”
    “是啊!小白龙又会说又会唱!”段局一把拉起他。
    专家们都站起来,手拉手,围着篝火,和村民们一起跳,一起唱,不会唱他们的语言就哼,直到白月亮白姐姐都熬不过他们,先下山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