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路痴导游

正文 第342章一说撩你们就开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干季的南腊河蜿蜒在郁郁葱葱的沿岸雨林之中,绿幽幽的,静美温柔,很是洗肺。
    何欢说:“这是南腊河。澜沧江在我国境内的最后一条支流。在南腊河汇入澜沧江之后,就叫湄公河了。”
    “噢!”
    “南腊河是勐腊的母亲河。传说是佛祖沿澜沧江到版纳,路过此地,人们供奉茶水,佛祖喝够了,将剩下的茶水倒下,就成了这条河。所以南腊河也叫茶水河。
    勐腊就是着名的茶叶产区,拥有五大名山。最出名的就是易武。我们今天不讲茶,讲河。除了南腊河,勐腊还有南醒河、南润河、南蚌河、南瓜河……”
    “哈哈哈……”
    “我们讲澜沧江的时候说过,南这个字,跟东南西北的南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不要见到一条以南开头的河,就以为在南边,在这里四面八方都叫南。”
    “哈哈哈……”
    “南这个字,在傣语中的意思是什么?”何欢看着游客们。
    “河流!”
    “对!南指水,也指江河。实际上我们今天说的南什么河,南什么江,都已经是汉化的地名了。因为南已经是江河的意思。正经翻译过来,南腊河,岂不是河腊河?”
    游客们笑翻了。
    “包括沿河的曼纳伞村、曼降村、曼帕村、曼粉村,翻译过来,就是村纳伞村,村降村,村帕村……”
    小船都要翻了。
    船夫桨板的节奏都乱了。玉佳也哭笑不得。
    何欢还一本正经,“对,这就是版纳神奇的地名!”
    大家笑得不行。
    何欢看着玉佳,“我们请玉处长介绍一下,你哪个村的?”
    “村竜村。”玉佳说。
    游客们大笑。
    何欢笑看着玉处长,“玉处长家在曼竜。这个竜,写作这个!”何欢在手机上写了一下,“它也是龙的异体字,来源于很古老的龙的篆体。你们喜欢二次元文化的,应该在日漫中见得比较多这个字。”
    一群二次元青年点点头。
    “实际上,它也是我国传过去,然后岛国保留下来的一个字。”
    “哇哦!”
    大家又长知识了!
    “在其他地方,就写作现在的龙字,而在云州这个字作为地名大量地保存了下来。”
    玉处长笑盈盈地点点头,小白龙知识真是丰富!
    讲完这个竜字,何欢继续说:“曼竜,应该是竜林的村民小组是吧?”
    玉处长笑道:“小白龙,我真怀疑你是不是来踩过点了?”
    何欢猜她差点就说他这个路痴,为什么对地名这么熟悉!笑笑,“竜林,它不止是一个地名。其实在版纳这个地方,每个村寨都有一片龙林。”
    玉处长微笑着点点头。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讲傣族的水文化了。”何欢说,“路上来的时候我们说过,勐文化是由水文化为基础的,这是傣族的初始文化。”
    大家点点头。
    “傣族的史诗中记载,水孕育了万物,他们的祖先又用水创造了人类。傣族谚语说:没有一条河流,就不能建立一个国家。没有森林和群山的山脚,就不能建一个村寨。
    所以,澜沧江沿河流域的山谷,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坝子,就是傣族的曼,傣族的勐。建寨有寨龙林,建勐,有勐龙林。
    记载着傣族历史文化的贝叶经里说: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
    傣族人老早就知道,森林守护着水源,守护森林,就是在守护水源,守护自己。所以,他们的庙里都供奉水神,还有水官专门管理水源。
    水怎么用,都有村规民约。龙林里的任何树木都不能砍伐,任何果实都不能采摘,也没有狩猎和放牧。龙林,就是傣族的神林。
    这一套水文化,成功地维护了版纳的生态环境。五十年代以前,完全能满足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不需要修水库,所有的水全部来源于自然。
    版纳的森林覆盖率也一直维持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然后大发展,大生产,大量的人迁入,说是支边。
    但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欲望更大的目标,人们不再满足于自然这漫长的涵养和循环过程,开始毁树毁林。
    迁入的人,他是没有这种水文化意识的。而且生产也有指标嘛,就大量砍伐森林,种植经济作物。新的文化冲击了水文化,当地农民一看,也开始砍伐森林,种植经济作物。
    版纳的橡胶基本都是知青种下的,版纳也成为了仅次于海南的全国第二大橡胶产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八十年代,版纳森林覆盖率迅速下降到百分之三十。”
    “啊!”大家看看两岸,还好,还绿着,“我看树挺多的呀!”
    “对呀!”何欢说,“这是你们现在看到的。往前一二十年,水明显不够用了,怎么办?大量修水库啊!抽地下水啊!但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行为,导致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大家也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又大量植树造林,不许砍伐森林,现在终于恢复到百分之六十的森林覆盖率。”
    大家看着南腊河两岸郁郁葱葱的雨林,还好,慢慢恢复了。
    映着两岸绿林的南腊河犹如静静的翡翠,游客们俯身撩着清凉清澈的水。
    何欢看着他们,“你们不如跳下去洗个澡!”
    “哈哈哈……”
    大家就往他身上撩水。
    何欢抬起胳膊挡住,“我说真的!因为对水的热爱和崇拜,傣族也叫水傣。你们看她们跳舞时那水蛇一样的腰肢。
    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傣族人特别爱洗澡。一天劳作之后,就在同一条河流里洗澡,一边洗一边聊天,你撩我呀我撩你呀,撩着撩着就撩到一起了。”
    “哈哈哈……”
    “一说撩你们就开心。”
    “哈哈哈……”
    “双双洗干净了就一起走向那绿色的雾。”
    “哈哈哈……”
    “我看你们再笑,要一起掉下那绿色的水!”
    游客们这才坐好,安静点了。
    “河流,除了承担傣族人的生活、年节、婚丧、祭祀等等重大事情之外,还是社会交际的场所。北方的社交场所是澡堂子,傣族的社交场所是澡河子!”
    游客们又笑起来。
    “不像现在,大家都用上自来水了,都在家里洗澡了,文明了,进步了,也只能靠相亲了。”
    “哈哈哈……”
    “是嘛!现在各种聊天软件,谈恋爱、结婚,都可以发个朋友圈通知。现在,失去一个人的联系方式,就失去了这个人,完全不知道他在干嘛!
    以前,你能忍住不洗澡吗?不能!傣族人最喜欢洗澡!一天至少一次!有时候一天好几次!没事儿就去河里洗个澡!你只要出来洗澡我就能逮到你!”
    游客们已经笑得船要翻了。
    玉佳也笑个不停。
    船夫都想跳到河里洗个澡,还好已经靠岸了。
    “上岸吧!”何欢站起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