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超神级学霸

第368章第一任局长非你莫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有了豆豆的加入,这一路上让人感觉很充实。

    商务座一节车厢四个座位,乔泽坐在前面默默地想着事情,吕北、李承泽跟陈艺文则跟豆豆畅聊着未来。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豆豆在那里喋喋不休的说,三个人则默默地听。

    听豆豆描述未来智慧城市底层建设完成后的宏伟蓝图,涉及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算是一次全面的解惑。

    至于豆豆怎么吹未来,乔泽是不关心的。

    不管未来能有多美好,也只能做到让多数人满意。蛋糕不可能凭空产生,任何基础技术层面的革新,都是有人要付出代价的,作为代价的那一批人当然不会满意。

    再牛的人也不可能让资源凭空出现,再进行分配。

    更别提智慧城市初运行的时候,对于许多人来说,还会有一个磨合期。毕竟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是规则,人的本性总是希望当规则束缚别人的时候,能是死的,束缚到自己的时候,最好又能活动一下。

    所以乔泽都不用想,也知道到时候肯定会有一堆的乱账。而且越喜欢闹的人,越会不满意规则的束缚,如果再有那些被牺牲者推波助澜,天知道会在网上闹出多大声势。

    现在吹的越好,未来说不定反弹越大,所以未来智慧城市人工智能介入的深度,最终还得看管理部门的意志有多坚决,以及西林城市居民的整体反响。

    对豆豆有信心,不如寄希望于相信这個社会愿意遵守正常规则且愿意发声的人能更多一些。以及管理者的态度能更坚定些。

    这些东西乔泽可懒得去说,更懒得解释。

    反正机会已经帮豆豆争取到了,如果未来智慧城市人工智能不能深度介入整座城市的管理,对他来说也没什么损失。对西林更没什么损失。

    现在的建设本来就是属于物联网基础建设的范畴,哪怕未来不使用大智慧城市平台,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大幅度提升城市的便利程度以及预防各类灾害的能力。

    总之怎么算都不会亏就够了。

    乔泽未来是打算久居西林市的,而且还可能会有很多国外友人愿意来西林市长期居住,做研究,自然是希望西林市能发展的更好。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不止是物价,更跟这座城市居民的整体道德素养息息相关。

    有人情味的地方住起来肯定更舒心,而事实早已经证明,善良跟人情味这种东西,往往更需要规则跟秩序来维持。单纯依靠人的道德水准来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一定是守规矩的好人永远最吃亏。

    最终结果必然是好人这个评价往往跟懦弱、傻、天真等负面词汇划上等号,最终因为劣币驱逐良币而渐渐消失。

    这是乔泽经过长期观察总结出的社会运转基本规律,别人是否认可,他不关心。但在他有机会跟能力为自己准备长期生活的地方,做点什么事情的时候,自然想要推行规则的力量,哪怕阻力很大。

    但如果连华夏都无法推行的话,这个世界大概没有任何一片净土能够推行了。

    就这样当高铁运行终点站京城时,一直在讨论人工智能管理体系的三人一机似乎还意犹未尽。

    不过能看出豆豆能不能把干活真的干好两说,但在动嘴皮子这件事上真的很强,只用了半天就让三个本来还对人工智能来管理城市抱有疑虑的人,变成了未来智慧城市的忠实拥趸。

    尤其是陈艺文,似乎恨不得西林的智慧城市基础建设一天就能完成,那些竞标了机器人的厂家也能飞速的把各类自动化程度极高的机器人给生产出来,好让他早日体验机器介入城市底层管理的乐趣。

    甚至下车的时候,已经动了在西林买套房子定居,甚至以后把一家人都接到西林来久居的想法。

    当然暂时也只能是个想法。

    陈艺文的家庭情况,大概是最故土难离那类人。

    毕竟家里有两栋而不是两套房子,资产处理起来会比较麻烦。更别提那一代人周边都是亲戚,出门都熟人,让这样的人贸然到一个新的城市生活,大概率不太可能。

    除非豆豆这样人工智能的介入真能让人类寿命提升个十来年,才有这种可能。

    不过豆豆真要有这种本事,也不需要搬家了。西林经验迟早要推广到全国,而且不会有太大阻力。

    下了高铁,已经有车来接了,国内在这一点一直做的没话说。

    一般只要大一点的活动,或者嘉宾牌面稍微大上一点,都会安排好车辆接送。

    不过这次接的车比较特殊。

    乔泽本以为会是科学院派来的车,但看车牌号很明显不是。尤其是连李承泽都在跟人交流之后,跟陈艺文直接换了辆车,最后乔泽身边只剩下吕北陪同。

    “乔教授,不好意思,临时改一下行程。因为明天的见面有些变动,所以改在今晚八点了。等会各项手续会有些麻烦,请您理解一下。”

    “哦。”

    ……

    很快一排车便开进了京城的中心城区。不过接下来的手续乔泽觉得还好,没有那么麻烦。更没让他等多久便见到了这次专门提前来京城见的人。

    “哈哈,乔教授,虽然今天是第一次见面,但真要说起来我们也算是神交已久了。去年开始,关于你的报告基本上不超过一个月,我肯定要看到一次。”

    爽朗的声音似乎带着神奇的魔力能快速拉近人的距离,不过乔泽的性子很难让他有太多的感情外露,只是点了点头,很礼貌的打了声招呼:“您好。”

    如果苏沐橙、路秀秀、李建高、徐大江又或者吕北这样熟悉乔泽的人此时在场,大概还是会感觉到不同的。哪怕语气再平淡,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从乔泽的嘴里听到敬称,用了您,而不是你。

    “你好,你好,远道而来肯定饿了吧?还要几分钟饭菜就做好了,抽些时间我们先聊聊?”

    “好的。”

    “关于人工智能有些问题,我们华夏的专家们不好意思直接问你,我是个外行,所以随便问问,不要觉得不耐烦。”

    “不会。”

    “第一个问题,关于人工智能的道德与伦理。乔教授,能不能详细跟我解释一下,当人工智能参与到华夏的底层管理,如何确保它的决策能始终遵循人类基础的社会伦理原则?

    另外如果延伸这个问题,如何在最大程度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对数据中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有效打击?以及确保它在不加剧社会不平等的情况下,公平服务于不同背景跟能力的用户?”

    乔泽微微思考了片刻,开口道:“人工智能的本质依然是工具,它的决策树就是它的思维逻辑。如何使用跟确保它能够遵循人类伦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比如数据的训练跟规定学习方向,架构可解释的ai系统跟实时审计与监管。

    如果我没领会错意思的话,人工智能宪章管理局成立的初衷应该就是做这件事的。我对这个局还不了解,但如果要让管理局正常履行职责,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士。”

    “哈哈,这话说的还真没错。其实会议上也一直觉得智能宪章局虽然也聘请了好几位专家,但真要说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乔教授你应该才是最专业的。

    这样,智能宪章局的第一任局长人选其实还没定下来,现在一直是杨副局长代理局长的工作,不如就由伱来担任第一任局长如何?先别拒绝,智能宪章局虽然属于直管单位,但鉴于目前主要的工作都集中在西林,所以办公场所可以搬迁到西林。”

    乔泽没有直接答话,但表情能看出有些疑惑。

    这个安排……

    是让他来监督豆豆?

    好在谈话的老人了解乔泽的性子,不以为意的继续解释道:“其实关于在西林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构想,意见并不完全统一。我们不少同志还是对人工智能直接介入人类社会管理抱有疑虑。

    但我觉得这些都可以理解,毕竟人工智能的利用本就是人类社会对工具的又一次颠覆。在我看来,其意义丝毫不亚于人类第一次学会使用火对于整体文明进步的意义。两者虽然在技术发展时间线上相隔甚远,但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转折点。

    当然就好像火的使用,会带来火灾一样。任何革命性的生产工具都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我们离不开火,也必须要对火灾可能造成的危害加以预防跟控制。

    同理,在许多人看来,人工智能也可能带来不可控的灾害。但同时我们也认为人类不能因为可能有坏处就因噎废食。那么如何控制好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减少负面因素,就需要真正专业的人士来对其把控。

    专业的事,要专业的人来做。我也相信你能做到在其位,会谋其政。所以这个位置交给你,才能让大多数人放心。当然,我知道你的兴趣肯定不在这方面,所以不需要你做多长时间。

    等到你培养出一批精兵悍将,或者你觉得已经有足够的理由推荐其他人有资格能坐稳这个位置,又或者设计出一套完成度高且能够完美适应现行环境的规则体系来让智能宪章局工作进入正轨后,就随时可以辞职,专注你的其他研究,如何?”

    乔泽仔细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应道:“行吧。”

    真要说起来,他的确是最了解人工智能的人。而且乔泽并不认为他担任这个局长就能大权独揽,无非是一个专业性的技术岗位。他也不需要在这个位置上做多久,只是一个过渡。

    无非是需要承担些责任而已。

    不过乔泽觉得他跟豆豆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也无所谓了。

    最重要的还是,乔泽对豆豆还是有信心的。

    底层逻辑是他写的……

    而且真出了问题也不要紧,最多格式化了豆豆的底层程序祭天,然后重新写一个更靠谱的。只要数据库是通用的,一切问题都不大。

    “哈哈,好,这样饭菜应该准备得差不多了,今天我请你吃饭。对了,今天这顿饭还有你在宪章局的副手跟一些专家教授参加,饭后你们可以交流些工作上的问题,具体人事任命会在颁奖典礼之后进行公示。”

    “哦。”

    ……

    其实乔泽觉得没有什么好交流的,无非就是熟悉了一下未来手下的人,加上吃饭的时候,依然保持着食不言的习惯,让气氛略显沉闷了些。

    不过饭局上所有人都对乔泽很了解,也没谁说些什么。吃过饭后,老人还有事先行离开,智能宪章局的代理局长杨守成跟局里的首席科学顾问罗正杰院士,则跟着送乔泽的车一起回到酒店里,简单讨论了下之后的工作。

    主要是两人做汇报,乔泽听。

    这个时候他也没什么好建议的。

    规则的制定,还真不是直接拍脑袋就能完善的。乔泽认为得等到西林的智慧化基础设施建成之后,豆豆主导的智慧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再从中去发现问题,然后制定相应的政策。

    现在还没正式开始施行,宪章局只需要全程参与并监督各项工程的落实情况就好了,工作量并不大,也不需要他管太多东西。

    加上这次西林的智慧化建设,正好可以用新的各类建筑材料完成各个城区重点建设项目的改造工作,所以施工的时间肯定会比较长,乔泽也有充足的时间去适应新的职位。

    把乔泽送到酒店,又简单的聊了半小时后,杨守成跟罗正杰便告辞离开。

    一夜无话。

    第二天,原本的安排提前到了昨晚,今天的时间本该空出来,但显然乔泽好不容易来一次京城,没人会想轻易“放”过他。

    于是第二天来拜访的人足以用络绎不绝来形容,且往来是真无白丁。

    数理学部的院士自不必说,关于乔代数几何的研究自然不止是在西林数研所进行,数理学部也有院士带的学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现成的导师来了,带着学生刷刷脸,讨论一番学术问题是应有之意。

    燕北大学作为西林工大的合作院校,自然也有理由来联络一下感情。至于另一所超级高校华清大学,虽然跟西林工大没什么关系,但学校物理学院有位教授刚刚获得了诺奖,而且还可以说是跟着乔泽拿到的奖项。

    不管从哪个角度说,都要来见上一面,甭管乔泽性格怎么样,但多打些交道总是没错的。

    另外还有京城两家的生物研究所……

    总之,第二天乔泽已经忙到谭景荣来了京城,都没空见一面的地步,只恨没带一个豆豆的身体来帮着接客都好。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