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那年花开1981

第五百九十六章李野是挂逼,不是牛X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听到李野说让自己去翻马哲,李大勇不解的道:“那么厚一本书我怎么找答案?哥你直接告诉我不就行了吗?”

    李野板着脸道:“我也在找答案呢!跟你说不明白,咱们还是先干正事儿,赶紧给我拿资料去。”

    “你不明白才怪了呢!你比那些算卦的大师算的都准。”

    李大勇嘟嘟囔囔的走了。

    两个人当年也是一根烟卷分着抽的兄弟,所以李大勇不理解李野为什么要瞒着他。

    但其实吧!李野真的没有完全弄明白,因为内地的情况太特殊了,不能完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推论解释。

    而且别说李野了,就是几十年后,那个被人调侃已经快要退化成财经专栏作家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都弄不明白。

    那位大佬公然发帖,说他实在是想不明白,种花家为啥明明都已经生产过剩了,却还在继续投资扩大产能,而不是减产维护世界和平,发钱刺激消费?

    他问出这个问题,只能说明他不了解种花家的历史。

    一个人很难理解他没有经历过的东西,种花家历史上就从来没有经历过生产过剩,反而总是因为生产力不足,而造成周期性的社会危机,从而引发改朝换代。

    所以不管西方人怎么灌输他们那套思想,一個传统的种花人是很难真正理解生产过剩这个概念的。

    而当种花家又接受了大胡子老马的思想之后,这个生产过剩就更加不可理解了。

    计划经济+生产过剩=gong产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逻辑,李野上辈子就在课堂上听老师提起过,

    “什么时候世界上的物资极大的丰富了,咱们的目标就快实现了。”

    只不过李野记得,那时候老师是笑着说的,而且所有的同学听了之后也都哈哈大笑。

    毕竟班上最有钱的同学,也不敢浪费一粒粮食,不敢嫌弃肥肉不好吃,一支钢笔用秃了还要传给弟弟妹妹。

    大家根本想不到,几十年后的奶茶竟然有几十种口味儿,味道不对就喝半杯扔半杯这种事。

    而海外的经济学界总结经验发现,苏俄最鼎盛的时候,也没有完全生产过剩过,所以他们也没有走通上面那个逻辑。

    总之,生产过剩的灯塔国没有计划经济指导,有计划经济指导的苏俄没有生产过剩。

    而当几十年后,又有计划经济又有生产过剩的东大走的是不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呢?

    如果走通了,大家是不是都来学一学哦?

    所以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你让李野怎么说得明白?

    李野他就是一个挂逼,又不是牛逼的好不啦?

    。。。。。。。。。

    李大勇拿着一份资料走了过来,交给了李野。

    “哥,这是我们按照你提供的信息和要求,编排出来的技术要求,我们还询问了国内所有的机械厂,都表示生产不出这种精度的产品来,咱们的纺织厂是要全部使用进口设备吗?”

    李野随便翻看了一下,问道:“这你不用管,你只要确定以我给伱提供的加工设备和条件,做不到这种技术要求对吧?”

    “肯定做不到,”李大勇道:“赵教授帮我们看过了,说想要达到这种技术要求,你提供的那套生产设备必须要再次升级,

    但这种产品就是在海外也属于高端产品,想要进口的话价格肯定低不了,咱们给外国人送钱,不合算呀!”

    “合算不合算,还得看怎么玩儿。”

    李野笑了笑,把产品技术要求收了起来。

    李大勇看了看李野,有些落寞的道:“哥,我知道我们的产品跟海外产品有差距,但你能不能再给我们一点时间,

    你相信我们,我们自己攻关,把现有的纺织设备再改进一下,保证满足生产要求”

    “.”

    李野这才发现了李大勇的不对,不禁笑着道:“我什么时候说不用你的设备了?你不是一直在技术攻关吗?不要停,到时候一定用你的。”

    从去年开始,李野就跟自己的几个“股东”商量,要投资服装行业的上游行业——纺织业。

    靳鹏和郝健当然是不会反对的,虽然纺织业的投资要比服装厂大很多,但现在鹏城七厂的利润源源不断,账上趴着一大笔闲钱,银行还追在屁股后面“求贷款”。

    而老家县里的人,也一直跟郝健等人拉关系,希望他们能够报效桑梓,带着广大的清水人脱贫致富。

    你说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样样具备的条件下,不多元化发展都好像对不起老天爷的安排了。

    而李大勇对于这个决定,那更是拍着胸脯的支持,因为昌北机械公司从去年开始,也开始了纺织机械的攻关研究。

    当时兄弟几个说好了,只要昌北的纺织机能用,那必须要肥水不流外人田。

    要知道昌北机械公司,郝健和靳鹏可没份子哦!这是大家伙在给李大勇这个小兄弟捧场呢!

    但是在几天之前,李野忽然按照中村株式会社的生产能力,让李大勇提出一个对方“力所不及”的产品技术标准。

    这一下子就把李大勇给搞蒙了,他认为郝健等人这是要“亲兄弟明算账”,嫌弃自己的产品不够好,纺织厂要选用进口设备了。

    可问题是,这会儿国内的纺织机械,确实落后日韩的同类产品。

    今年李大勇都跟裴文慧去日笨考察过,自己心里非常清楚,内地的纺织机械落后日韩很多。

    所以李大勇也没办法,坑谁也不能坑自己兄弟不是?

    只能自己憋着一口气,发奋追赶世界一流的脚步。

    但是李大勇哪里知道李野的算盘。

    就李野手里这份资料,是给中村株式会社准备的,看似是要给他们“送钱”,其实是奔着坑人的目的去的。

    中村株式会社有纺织机械的相关业务,但是他们自己无法完成整套纺织机械的生产,只能生产一部分配件,然后在同行业采购、组装。

    而且从两年前开始,中村株式会社就想要进行产业升级,但是因为资金的原因一直不顺利。

    现在李野打算通过港岛方面,给中村株式会社一个无法拒绝的大订单,再杀他一个肉疼到极点的低价格。

    想要满足李野提出的技术要求,就必须添加新设备,并且还要跟同行订购大量纺织配件。

    等到对方产业升级、同行订货,等等一切就绪的时候,日元也就升值超过百分之三十了。

    到时候就是对方头疼的时候喽!昨天一美元还能有吃有喝有赚头,结果今天特么连生产成本、工人工资都不够了?

    履行合同吧!可能就要赔钱,让港方倒倒手就赚的盆满钵满。

    不履行合同吧就跟玩股票一样,日元一路走高,越捂越赔,到最后要么割肉,要么躺平。

    而就以中村株式会社现在的资金状况,割肉、躺平基本都不现实,被人吞并才是唯一的下场。

    “哥你这是要坑那个中村直人啊?”

    “对了哥,那个中村直人找到了吗?”

    听了李野的解释,李大勇愣了好几秒钟才反应过来。

    昌北机械公司跟中村直人的鹏城中艾机械公司,还有一桩官司没打完,

    而且中村直人失踪之后,他的父亲曾经找过李野的麻烦,所以李大勇对中村直人也没好印象,坑起来毫无压力。

    “不知道,他找不找的到,跟我们没关系,你只管做好你的事,”

    李野叮嘱道:“大勇啊!别以为有自家厂子的订单,就懈怠了技术上的要求,如果再像上次那样出现质量问题,那可是真要按合同索赔的,到时候你可别喊我哥。”

    “.”

    “哥对不起,我知道了。”

    李大勇惭愧的低下了头。

    昌北机械公司生产的缝纫机,技术水平已经是国内一流,但是在前面一批供给鹏城七厂的产品之中,却出现了质量问题,

    而且不是一台两台,而是几百台。

    本来郝健寻思着跟李大勇提个醒,让他注意就可以了,但李野却很坚持的让鹏城七厂以单位的名义,向昌北机械公司提出了质询。

    李大勇赶紧调查,最后的结果是.国企通病。

    就八十年代国企的习惯,修修补补凑活凑活,只要能用就是质量没问题。

    而且因为前面王秦山的军事化管理,昌北机械厂的纪律和风气还属于不错的,起码厂里的工人下班不敢往外面倒腾东西,

    搁别的厂子,就昌北缝纫机的抢手程度,倒腾几个月在家里都能攒两台出来。

    这李野能忍?

    资本家的厂子,怎么能有国企的毛病?

    所以昌北机械公司才经历了严格的整风,到了最后,甚至开除了几个懒汉和刺头,才让局面有所改观。

    只不过李大勇却感觉,自己在几位大哥面前丢了脸,一提这事儿就无地自容。

    “好了大勇,你能够经历这些,也是一种幸运,一种财富,郝健和靳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像这样的破事儿呢!”

    李野拍了拍李大勇的肩膀,开导自己这个惭愧的兄弟。

    “你是咱们之中唯一一个搞机械的,以后的路可以说是任重道远,不过你相信我,天下没有白费的功夫,你只要能搞出耐用的纺织机械,必定供不应求。”

    纺织机械,比缝纫机械的难度更高,

    单单制造织针的钢材要求,就够内地钢铁厂喝一壶的,既要有较好的延伸性、韧性,还要有必要的硬度、刚性和弹性。

    至于纺织机械配套需要的力矩电机、步进电机,高起动转矩、高工作时间率、能耐受恶劣环境的纺织专用电机,调速性能良好的直流电机、变频电机等,每一项都是需要攻克的难关。

    不过幸好的是,起码这些行业,内地都有。

    只要提出攻关的要求,只要亮出足够的薪资报酬,就一定有相关的研究人员来“揭榜”。

    全国那么多的研究所,总有那么几个闲人正在蛋疼。

    而且纺织机械的市场需求量也大,就内地纺织业发展最疯狂的时候,别说一个省了,哪个市还没有一家叫得出名号的纺织企业呀!

    有技术人员,有市场需求,再有资金支持,那还有什么样的困难是不能克服的呢?

    所以内地的产业升级,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个笨婆娘努力变巧的过程。

    笨婆娘啥都不好,就是有力气,心眼儿实,你只要让她吃饱,吃苦耐劳随便你折腾。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