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新官路商途

第二百六十五章古法今用推恩令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钱少斌也很意外市委书记罗智林今天就找他过去。
    他还以为怎么都得等跟华兴集团正式交谈后,或者等他能赢得华兴集团的真正信任,合资项目确定有了一定的眉目之后,市委书记罗智林才会找他谈重回岗位的事情呢。
    钱少斌意外的问道:
    “那事这么快就有眉目了?”
    萧长华看了钱少明一眼,跟钱少斌道:
    “熊志远先生对你的情况很了解——再个,这点投资额对华兴集团算不了什么,上午通过电话,很多事情就基本确定下来了。熊志远先生他也比较忙碌,想着等市里先把一些事情敲定下来,他再专程来一趟东洲。”
    现在决定将钱少斌当成明棋用,因此有些消息就需要提前散播出去,以免郭晋阳这些人疑神疑鬼,在背后狗急跳墙搞别的什么动作,影响到船机厂的稳定。
    “萧主任什么事情啊,怎么跟华兴扯上关系了?”钱少明讪笑着,硬凑过来问。
    “哦,没什么,”
    萧长华风轻云淡的道,
    “华兴集团对船机厂的其他项目不感兴,但觉得船机厂做启停蓄电池有些技术储备。之前华兴的代表熊志远先生在东洲待了几天,了解到蓄电池厂的一些情况,回到香港后,见市里还非常有诚意促成华兴集团跟船机厂的合作,觉得可以先在蓄电池厂上先进行一些合作尝试。到蓄电池厂的负责人,熊志远先生在东洲时,曾到少斌的夜宵摊上喝过两次酒,又刚好前两天组织部将少斌的辞职报告送到罗书记那里,所以罗书记想少斌将辞职报告拿回去,重回工作岗位,代表船机厂将蓄电池厂这摊事先负责起来。少斌这边要是没有问题,罗书记下午应该会通知郭晋阳到市委谈这事,到时候可能还会请钟市长以及其他相关负责人一起到场。”
    虽然不是罗智林要对船机厂动手,但钱少明此时还是又惊又疑的看了自己的弟弟一眼,心情万分复杂。
    招商洽谈大会,钱少明没有出席大会,但熊志远等华兴集团的人到船机厂参观时,他有见过。
    他也从郭晋阳、于春光等人那里知道,熊志远没有理睬他们跟市港口集团的人,却跟泛华的许建强、萧家走得极近。
    钱少明怀疑整件事都是萧长华在背后促成的,但他又能什么?
    他弟弟钱少斌重回工作岗位接手蓄电池厂的事,总比市委书记罗智林此时出手调查船机厂的问题,要让人容易接受得多。
    虽然郭晋阳他们背后也有倚恃,但只要不端他们的老根,谁犯得着去捋市委书记的虎须啊?
    “你现在是不是可以放心从我家离开了?”钱少斌对自己的亲哥哥失望透顶,将他狼狈的撵出去。
    钱采薇这时候才从里屋走出来,也很是疑惑的问道:“这事这么快就定了?”
    她几乎全程参与招商引资大会,虽这次引资成绩非常亮眼,好些投资商做决断也快,但该有的流程都没有马虎。
    就像华兴对泛华商业的投资,后面还审计了泛华商业的财务状况,才最终签署协议。
    “要不然呢?”萧良耸耸肩,反问道。
    待钱少斌换上衣裳,大家走到巷子口——
    萧长华上午先到市委工作,是等萧良有了更确切的消息后,才临时坐车赶回家接上萧良,再一起赶到蒋家园后街来找钱少斌。
    虽然只是桑塔纳,但挂着市委牌照,停在巷子口,就惹得好些左邻右舍赶过来围观。
    萧长华曾在船机厂工作了近二十年,附近船机厂的家属也都基本认识,都笑着跟他打招呼:“萧主任什么时候下来体恤民情,这是要把钱工拉到哪里去啊?”
    “市委有工作要找钱少斌咨询,我过来接钱少斌过去。”有几个熟面孔,萧长华客气的道。
    “怎么,罗书记这次是要查船机厂的问题了?”有人高声问道。
    “没有的事,别胡八道。”萧长华笑着道。
    萧良坐到副驾驶位上,转回头跟坐后排的钱少斌笑着道:“钱叔,你还匿名举报呢?”
    钱少斌除了苦笑,还能什么?
    …………
    …………
    萧良他们没有直接奔市委而去,而是赶到泛华综批市场,跟按照既定行程过来调研的罗智林会合。
    陪同罗智林到综批市场调研的,有市委秘书长许立军、副市长乐建勇,以及副秘书长及机关工委书记阎靖荣、王行扬等人。
    阎靖荣以往是兼任市委办主任与机关工委书记,但四月份职务调整后,仅负责机关工委工作,是妥妥坐上冷板凳了。
    这次的调研工作有个议题,就是学习、总结泛华综批市场初步实施工贸联动的经验,还特意将唐继华、周康元、阳旭辉、汪兴民以及溪口镇党委书记王江以及宿城镇的主要负责人都召集过来。
    虽云社竭尽全力,加快商品集中制造区的标准厂房建设,但罗智林认为这样的模式,不能给云社镇专享——至少要先在溪口、宿城两镇以及狮山县开发区进行借鉴推广。
    在这样的背景下,才安排了这次的调研与交流活动,然后就要让唐继华在狮山县率先推动相关工作的部署。
    钱少斌也就临时加入调研队伍。
    罗智林不管许立军、乐建勇、周康元等人是怎么想的,就直接介绍船机厂的蓄电池厂引资项目,华兴那边属意钱少斌出面负责。
    调研交流进行到十二点半钟才结束,罗智林也不让许建强这边安排接待,就直接解散、各回各家。
    萧良与钱少斌陪着到市委大院吃食堂,然后到罗智林的办公室里谈事情。
    罗智林坐到办公室里,跟钱少斌道:“省科技进步大奖,你是站到领奖台上的人物,船机厂都没有你的容身之地,可见问题有多严重了。不过,沉疴积弊,不是下猛药就一定能根除的,不定还要一命呜呼。这次引资项目,实际也是萧良出资,只是借了港资公司的名义,方便推进一些事宜!”
    寄望钱少斌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在跟郭晋阳这些人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罗智林考虑再三,以为真正的出资人不应该瞒着钱少斌。
    见钱少斌一脸的惊诧,想必还不了解南亭实业的真相,罗智林也不帮着解释——他下午还有别的行程,具体的事情由萧良或萧长华出面解释就好,他将钱少斌叫到办公室来,一是给钱少斌定心丸,一是将钱少斌当成明牌先打出去。
    罗智林也有问题要问萧良:“你怎么看中蓄电池厂了?”
    “我大学学的就是应用化学,”萧良笑道,“罗书记你让我造船或者造柴油机,我也不会,却是蓄电池这一块我还可以指手画脚几下,可以光明正大的直接在蓄电池厂兼个技术顾问之类的角色!”
    “这么,你对船机厂的问题也有过了解?”罗智林问道,“你觉得船机厂的问题,最终该如何解决?”
    “罗书记您的想法就很好,但现在要找到合适的投资商不容易,”萧良笑道,“对了,汉初分封诸侯,致诸侯势大,不从王令,汉武帝是怎么做的?”
    “推恩令?”罗智林蹙起眉头,沉吟道,“你是将船机厂拆分开来?”
    萧良道:
    “船机厂是在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原汽轮机厂的基础上,引进苏联的船用柴油机技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陈富山书记手里,将船机厂原六大车间扩大成六大分厂;到俞书复手里,市里都希望东洲能有一家上规模的重工制造企业,又将市造船厂、船舶修理厂等单位合并进来,然后又成立了三产公司,最后形成今天的‘巨无霸’。单就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这种合并不能算恰当,甚至可以大而无当。看似上下游产业链都整合到一起,但实际上却削弱各自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不管是技术水平,还是制造管理水平,船机厂这几年并没有实质性的提升,以致在整个船运市场正逐步复苏的当下,船机厂却没有产生相应的效益……”
    将船机厂进行拆分,实际上是将抱团在一起的郭晋阳等人以及他们背后涉及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给拆分开来,迫使他们在各自的实际利益面前,再无法紧紧抱成一团。
    这里面的好处,是不需要萧良多的。
    不过,就算罗智林下决定想将船机厂拆分,还是需要足够充分的理由,去服各方面点头同意才行,并非罗智林作为市委书记,直接签署一份文件就能擅断独行的。
    因此,萧良主要还是从船用设备以及造船业的发展趋势,多谈了谈拆分的必要性。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研究,”罗智林沉吟着点点头,跟萧长华、钱少斌道,“你们都在船机厂长期工作过,对相关问题应该了解比萧良更深刻,你们好好研究一下,最好拿出成文的报告,我再跟钟市长他们碰头讨论。”
    这件事要推进,不是一时半会能促成的,也不可能仓促下结论。
    不过,萧良这个思路,真的叫罗智林都叹为观止,跟萧长华感慨道:
    “你怎么就养了这么一个妖孽儿子啊?我来东洲之前,就觉得眼前一抹黑,一筹莫展,没想到在萧良面前,那么错综复杂的事情竟然还有这么巧妙的办法去化解。”
    “罗书记你最初的想法,实际也是要对船机厂进行拆分,不过手段比较和缓,是通过一个个合资项目,将郭晋阳这些人的触手一点点截断,”萧良道,“我也是受罗书记您的启发,希望能做得更直接一些。”
    “好了,你不用往我脸上贴金了,也不用在我面前装谦虚了,”罗智林笑道,“蓄电池厂具体的安排,就由你负责给钱工解释吧,一会儿我跟你爸还有个会议没办法脱身。”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