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第一贡生

第一百章你猜我猜不猜出来你在猜什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皇宫,仁寿宫。
    殿门之前,戴义即将进去通传,对张周做最后的嘱咐。
    “……见到太皇太后不要说太多,太皇太后多半是关心清宁宫重修的近况,再就是问问陛下的躬体……”
    张周笑道:“就是问什么答什么,说多错多呗?”
    “呃……是吧。”
    戴义很无奈,这位张先生说话还是喜欢这么直来直去的,你见别人直截了当未尝不可,但就是面对这位老太太……就怕这直来直去的性格,容易坏事。
    等戴义进去通传,再出来后,脸色有些尴尬:“张先生,请吧。”
    “戴公公不一起?”张周道。
    戴义摇头道:“咱家在外等候便可。”
    “这怎么好意思让戴公公在外等?”
    张周尽管这么说,但也知道周太后的意思不是戴义能更变的,便跟着小太监往里面走。
    张周也很清楚自己来此的目的。
    周太后看似找他解梦,或是谈谈宫里的近况,但多半还是提及皇帝纳妃的事。
    此等事怎可能会让戴义旁听?
    进到里面后,张周却发现殿堂立着不少内侍,宫女和太监各自站了两边,有十几人之多,而周太后则一脸详和对他很欣赏的笑容望着他。
    在周太后身边,是其所信任的太监姜吕。
    ……
    ……
    简单见礼之后,张周获得了落座的资格。
    周太后目光先往两侧各看一眼,最后才将目光落在张周身上。
    张周秒懂。
    周太后这是在提醒他,不要以为戴义不在这里,有些话你就能乱说,哀家不可能单独面见你这样一个宫外的男子,伱最好知道什么能言什么不能言。
    自己把握。
    “听说秉宽你最近一直都在给太子上课,还把太子教得不错,看来你不但擅长堪舆玄空,连为人师表都能做到尽职尽责。”
    “太皇太后谬赞。”
    周太后道:“哀家还听说,最近你给陛下开了调理的药方,主要是为大明龙嗣的,效果如何呢?”
    张周道:“一时尚看不出效果。”
    “哦。”
    周太后点头,“你觉得哀家的身体如何呢?”
    张周以恭维的笑容道:“太皇太后凤体康健,气色也很好,想来是最近在饮食和睡眠上都安好,即便是偶有梦境,应也不至于惊扰到太皇太后的清静。”
    “呵呵。”
    三两句,都是一问一答,很合规矩。
    旁边的人没听懂,只当是客套的寒暄。
    但周太后却明白到张周的意思。
    这就转到正题,说你偶有梦境也不会打扰你清静,就是提醒你,那梦是你编的,别人不知道我当然知道,我也能领会你把此梦告诉皇帝的目的。
    “有时间,真应该让你来给哀家诊治一番。”
    周太后像是在为自己失眠多梦感慨。
    张周笑道:“太皇太后无恙,并不需要诊治,或心有郁结才会偶尔多梦,只要仔细调理,照方抓药便可。”
    这是在说,你的病不在身体,而在心。
    是心病。
    照方抓药这事,意思是——看这里看这里,来吧,求医问药的时间到,请提问!
    “嗯。”周太后道,“那你觉得皇帝的病,应该如何调理?”
    周太后看出张周是聪明人。
    直接岔开话题,不谈自己的病,谈到朱祐樘的病。
    意思也很明显——既然你知道哀家心病的病根,在皇帝纳妃生孩子这件事上,你应该去治皇帝,而不治我这个老太婆。
    下面就应该是医患对答时间。
    张周侃侃而谈道:“在下认为,陛下的病是内病,但要外治。”
    “哦?何为内病外治?”
    周太后瞬间提起兴致来。
    这就谈到一个重要的问题。
    皇帝的病根,老太太的心病,都在皇帝他子嗣单薄。
    到底是皇帝的问题还是皇后的问题?
    还有如果让皇帝多纳妃嫔充实后宫会不会解决?
    再就是一个关键的……如何能让皇帝同意纳妃?
    张周道:“陛下的病,是身体之外的病,但病因在内。这跟陛下过往经历,还有自身的五感相关,既是身体上的病,也是内心之病。若然内病不医,而要急于献药,陛下躬体如何都不会痊愈。”
    意思是,皇帝不纳妃,是内病心病。
    你要是不把皇帝的心病给治好,只是贸然去提纳妃,以皇帝的“亲密关系恐惧症”,想到要去接纳一个陌生女子,并以此女子来为皇室开枝散叶,他是十足十不会同意,就算是让我去提也白搭。
    周太后稍微一思忖,关键就把握到了。
    她问道:“那内病,如何治?”
    这是问张周,既然你知道皇帝的病根,在心理对陌生女人的排斥,那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张周道:“太皇太后,在下不是说了吗?内病要外治。臣先前也建议陛下多出去走走,见识一下外面的风土人情,多领略一下沿途的风景,见见阳光,心胸开阔之后,到时对风景有了留恋,那内病自然就不药而愈!”
    “是吗?哈哈哈……有道理,有道理。”
    周太后似乎听得是浑身通透豁然开朗,脸上带着几分惊喜,笑得也很开怀。
    ……
    ……
    旁边立着十几号人,全都听了张周这番话,但没一个人听懂的。
    当周太后大笑时,所有人都很懵。
    什么内病外治的,又是什么不药而愈的,你们在讲什么?打哑谜?毕竟都是在说给皇帝治病的事,这有什么哑谜可打的?
    这位张先生连天火都能预测,或许就是人家高深莫测,说的话我们听不懂呢?
    但张周最后那句有关治病的言论,就是在告诉周太后,不要想着去治疗皇帝的病。
    要想着,先找个女人,让皇帝在外面先遇到,慢慢接触,让皇帝打破心中对陌生人的恐惧,等皇帝对此女产生极大的兴趣,从陌生变熟悉,那时什么心病就不需要治,皇帝自己主动就会提出要纳妃的。
    就是个次序问题。
    到底是先提纳妃,还是先给皇帝找妃。
    让皇帝走出心病的阴影,唯独只有让他去自己接触社会接触女人,别人晓以大义之类的都无效。
    ……
    ……
    周太后可说是老狐狸……
    只有对皇帝纳妃的事苦思冥想多年,想过各种途径,绞尽脑汁,而且还非常关心皇帝的人,才会明白张周话中的意思。
    这还要建立在她年老成精的基础上。
    换了别人,就算是姜吕这些在宫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太监,也不可能把握这番治病言论的精髓。
    这也体现出了周太后的高明。
    她没让戴义在里面听,因为除了她和张周之外,唯一可能听懂他们对话暗示的人,就是戴义。
    让戴义在外等,回头找个人转告戴义……通过别人之口说出来,戴义就算是打死也想不出来,二人在谈论治病,却是谈到了给皇帝纳妃这件事上。
    但戴义真的不明白周太后找张周的目的?
    在此问题上,其实皇宫上下除了坤宁宫那批人之外,近乎所有人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只是没人敢表达罢了。
    周太后笑道:“难怪陛下一直在哀家面前推崇你,你说话真中听,寥寥几句,便将陛下的病因说得如此清楚,看来为陛下诊病非你莫属不可!连哀家都很喜欢你。”
    此话说出来,周围的太监和宫女也都在琢磨。
    太医院那么多人,竟然都还不如一个宫外来的读书人会治病?就算他是道家人,可也没听说他会炼丹啊。
    “太皇太后可还有何治病的事要问的?”张周请示。
    周太后道:“治病,交给你了。还有件事想问你,清宁宫修筑如何?”
    张周道:“眼下正在加紧施工,先前去看过,都已修出了地面,估摸年前可竣工,年初时便可入住。”
    “那是应该多费点心啊。”周太后道,“陛下也提过你要备考,希望你来年中进士,哀家在这里也恭祝你高中,以后你入朝,也经常想着来见见哀家。哀家那边还有几个本家的侄儿,不成器的,你多提点和栽培。”
    又来?
    张周想说,现在我是香饽饽,是个人就想把自家子弟往我这里送?
    看来英国公老张不是唯一望孙成龙的那个。
    周太后对一旁的姜吕道:“送张卿家出去,回头再有什么事,让长宁伯多去看看,以后互相联谊,别生疏了情分。”
    “是。”姜吕领命,本还以为要谈什么。
    草草只谈了个治病,就把张周给送出门去,姜吕也没摸着头脑。
    ……
    ……
    等姜吕回来,周太后手里还拿着个日历册子。
    “太皇太后……”
    周太后叹道:“可惜啊,上月过寿的时候,让皇帝免了命妇的朝贺。”
    姜吕一时没摸清楚状况。
    “不过哀家最近有些烦闷,总想见见外人,照理说秋报的时候快到了吧?”
    “是,就在几日后。”
    在华夏,春祈秋报都是重要的祭祀活动,算是一个节日,代表皇家对于天下风调雨顺的一种盼望,藉田礼等都是以此来演化出来的。
    秋天丰收了,自然是要感谢一下上苍的回馈,为来年丰收祈福。
    周太后笑道:“那就让陛下给安排一下,让命妇入宫,哀家见见她们,闲话一下家常。”
    “这……”
    姜吕很意外。
    周太后一向不太喜欢跟外间的命妇有何来往,而命妇入宫,朝见太皇太后的次数也很少,基本都是奔着皇后和皇太后那边去。
    这次为何周太后要一反常态让命妇入宫?
    “按哀家的吩咐,去跟皇帝说便可,今天就算了,明后两日再去说,免得让陛下觉得哀家太刻意!”
    周太后显然是对张周那番治病的言论,有了她自己的计划。
    ……
    ……
    另一边。
    戴义已吩咐旁人送张周去清宁宫那边,而他自己则暗地里找了个仁寿宫里伺候的小太监,打听里面的对话。
    “印公,那位张仙师就是跟娘娘谈了谈太子的课业,还有为陛下治病的事,张仙师说什么内病外治,说让陛下多出去走走,再就是问了问重修清宁宫的进展,还祝贺张仙师早日高中……真没别的了。”
    “没了?”
    戴义大吃一惊。
    周太后想让皇帝纳妃,就差放到明面上来说,周太后既知张周现在得宠,难道不让张周去劝说皇帝纳妃?
    这么随和低调,明显不符合老太太的风格啊。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