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第一贡生

第一百九十八章定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放榜前日,三月初一天还不亮。
    唐寅正睡得朦朦胧胧,就被人薅了起来,两个锦衣卫好像拎小鸡一样,将他押到北镇抚司的公堂旁,却没带他进去。
    但听里面传来棍棒敲击的闷响,还有“啊!啊!”的惨叫声,光是听这叫声,唐寅就知道是徐经在里面挨揍。
    “嘶。”
    唐寅本来觉得最近几天还挺冷的,想让人给加点被子什么的,但他眼下瞬间就没这诉求。
    心里也在懊恼。
    终于还是开始了啊。
    “徐某,看来你还是执迷不悟啊,事都跟你说这么清楚,你在程敏政府上是给了银子的,伱居然还能死扛着?那也别说了,好生打着问!”
    公堂上审案的,不是锦衣卫的人,而直接是提督东厂的萧敬。
    徐经即便是被轻打,都已快被折磨到不成人形,急忙道:“我招,我给了程敏政府上的人金币,还有什么您都说,我招便是。”
    外面的唐寅一听,心中咯噔一声。
    这徐经啊。
    跟你说好了别承认,这才挨了几下,还没上别的刑具呢,你这就招了?你这是坑人啊你可知道?
    本来鬻题什么的,毫无证据,你说了给程敏政府上的人金子,这不等于是落人口实吗?
    萧敬道:“咱家是问你实话,怎叫‘您都说’?难道是咱家冤枉你?看来你还是没整明白,再打……”
    “别……”
    徐经欲哭无泪。
    我都说了你们让我招供什么,我就招供什么,只为少挨点皮肉之苦,怎么这样都不行?还非要实话实说?可问题是……这实话说到什么程度,才能让你们满意?
    “给他纸笔!”
    萧敬对四下行刑的锦衣卫一摆手,马上有人将纸笔和一个木盘摆在徐经面前。
    徐经拿起笔,手颤颤抖抖根本没法在纸上写什么。
    既是因为被打之后身体受折磨,也因为这几天被关押在北镇抚司让他精神上受折磨,曾经豪门大户的公子哥,连一天的苦他都受不了,当唐寅稍微探头看到徐经那惨兮兮的模样,突然又觉得有点庆幸。
    好在自己过去几年已经受了一些苦,没再有养尊处优的大少爷脾气,不然的话,还真不一定比徐经强。
    “萧公公,看他这样子,怕是他下不了笔,不如找人写了,让他签押。”
    “不可!供状要他亲笔写!这是陛下吩咐的!”
    当听到“陛下吩咐”这几个字眼时,连门外的唐寅都不由闭上眼,心里一沉。
    最后还是先把徐经拉起来,找人扶着他。
    待他镇定心神,才颤颤巍巍于纸上将他要供述的内容写好,签字画押。
    ……
    ……
    “押下去!”
    徐经这边完事,人直接被拖出来,唐寅往徐经身上看一眼,此时的徐经双目无神根本都没留意旁人的心思,而徐经身上还略带血迹。
    等人走了,这边锦衣卫又把唐寅带上堂。
    唐寅手上带着铁链,人还略微带着一些傲气,质问道:“身为举子,大明士族,何以要受此非人待遇?”
    换了一般时候,举人已属于“人上人”,一般衙门是不敢对举人动刑的。
    但这是什么地方?
    在北镇抚司,别说是一个举人,就算是官员,该用刑也毫不客气,唐寅是明知这一点的,但他这么说只是为了让自己还留最后的颜面。
    萧敬看到唐寅那桀骜不驯的模样,不由在笑。
    换了一般人,这时候说这种话,那是给自己找不痛快,锦衣卫马上会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非人的待遇”。
    萧敬也在想,这么个不识相的货色,也不知道张秉宽为什么要保他,要说他心中对张先生还有点起码的敬畏,也说得过去,可这货有吗?
    “唐官人,先前咱家审问徐经的后半段,你大概也都听到了,有关给程敏政送礼的事,你也参与其中了吗?”
    萧敬语气很平和问道。
    唐寅将头一斜,冷冷道:“欲加之罪!”
    萧敬点头:“那有关鬻题,你还参与到多少,你可有外间所传的,曾跟程敏政谈论过会试的考题,并拟写了文字,以至于外扬为人所知?”
    “谁听到了?让他来对质!”唐寅话说得好像语气十足,但其实已暴露了他内心的怯懦,说到后面声音都些发颤。
    “是啊,没什么证据,锦衣卫也派人严查过,甚至打探了那些传扬最凶的士子,可说到证据的时候,却是一个人都拿不出来,但刚才徐经也说了,你们是通过贿赂程府的人,才见到了程敏政,总不会有错吧?”
    萧敬起身,拿着徐经供状缓缓走到唐寅面前,一伸手:“要看看?”
    唐寅道:“不用。”
    气势弱了。
    因为唐寅也从徐经那得知了给程府的人送财物才得见程敏政的事。
    萧敬看到唐寅这模样,叹息道:“徐经所供述,并未涉及会试考题,鬻题暂且还是查无实证,不过呢,徐经夤缘求进的罪过是免不了的,正因他的举动才带来这么多的恶果。而你嘛……呵呵。”
    唐寅正屏气凝神,等听萧敬对自己的评价,也好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命运。
    却听萧敬说到最关键的地方,又停了。
    萧敬道:“明日放榜,看来你暂且还出不去,不过咱家可以提前告诉你,你中了,名列贡士第十三名。”
    “啊?”
    唐寅大吃一惊。
    榜还没放,未来命途还不清楚几何,现在居然得知自己中了贡士?
    “别高兴太早,贡士你是中了,你是否还有机会参加殿试,或是否被褫夺功名,那也要看接下来你能否为自己脱罪,你运气好,有贵人相助,或还真让你得脱樊笼,因祸得福呢?”
    萧敬又说了让唐寅听不懂的话。
    唐寅心中全都是疑问,却连话都不敢多说。
    生怕一句说得不对,自己非但不是贡士,也没机会参加殿试,更会被人继续折磨。
    “咱家要去见程敏政,不跟你多言,来人,将他送回去。好生照顾着,这位可是未来大明的进士,有贵人相助或者仕途也前途无量……”
    ……
    ……
    萧敬亲自带人去了程敏政府上。
    在里面停留了有将近两个时辰,才从里面出来,然后马不停蹄赶到皇宫,去见朱祐樘。
    乾清宫内。
    萧敬将徐经和程敏政的两份“供状”呈递到朱祐樘面前。
    朱祐樘拿过去仔细看过,旁边的戴义也凑过去瞄了几眼。
    “陛下,都是按张先生的提醒,从徐经贿赂得见程敏政入手,而后带了徐经的供状前去见程敏政,程敏政最初还有抵赖,但在将其府中下人带过去,当众打了几下之后,连同其府上之人,方令程敏政得知府内人的一贯行径……”
    萧敬讲述着过程,“而后程敏政便自认疏忽不查,写了请罪的奏疏。”
    “哼!”
    朱祐樘轻哼道:“他这是不查吗?是不知好歹!身为翰林学士,不避嫌疑去招惹士子便罢,却还给拜谒的士子设立门槛,以送财物多的人可得见,不送的便不见,他这是咎由自取!亏朕先前听了秉宽的提议,还多番提点于他,看来是朕错信于他!”
    本来皇帝还挺向着程敏政的。
    但皇帝现在是越想越气。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程敏政光是借由府中下人收受贿赂这一条,就足以让你从朝堂上被除名滚蛋!
    “明日一早,将徐经和程敏政押到午门,廷鞫后再议处!”朱祐樘道。
    戴义道:“陛下,明日会试便要放榜,是否一切等到放榜之后?”
    朱祐樘冷冷道:“朕就是要在放榜之前把一切都讲清楚,朕初步拟定,让程敏政致仕,徐经发还地方为吏。知会礼部徐尚书、刑部白尚书二人,让他们有数。再跟刘阁老打声招呼。”
    萧敬再请示道:“那陛下,唐寅呢?”
    “唐寅……”朱祐樘想了想,摇头道,“在此事中,他参与不多,只是跟着徐经去见过程敏政,既无大错,便不问了!”
    “是。”
    萧敬一边应着,一边在想。
    这个唐寅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居然有张秉宽帮他。
    别说是给人家当师弟,就算是给人当弟子,终生奉养,都不为过。
    ……
    ……
    三月初二。
    放榜日。
    一清早,许久不曾出现在人前的李东阳,跟着刘健和谢迁出现在午门,很多人过去打招呼。
    李东阳脸色不佳。
    最近内帘一场经历,令他身心俱疲。
    又要阅卷,又要复勘,还要分析查案,多折腾好几天,回来后感觉身体能脱一层皮。
    白昂和徐琼二人往内阁三人这边走来,白昂道:“陛下已传下旨意,说是今日要廷鞫于程敏政和徐经二人,不知为何举子唐寅不在其列?”
    李东阳摆摆手。
    意思是有些事,现在还不能说。
    会试结果是已经出了,但因为尚未张榜公布,仍旧可能会有变数,以李东阳的谨慎不可能会提前宣扬。
    再说李东阳也没明白,为什么徐经和唐寅是一伙的,却只处罚徐经而不处罚唐寅?就因为唐寅中了贡士而徐经没中?
    “圣驾到!”
    这边还在聚拢私下议论,另一边已有太监提前通传皇帝将抵达。
    众人只能各回其位,等待朝议开始。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