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第一贡生

第七百零九章绝处逢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刘瑾所部陷入到苦战。

    最初刘瑾是抱着拼死决心,带兵往前冲的,可当他兵马冲到一半,就发现鞑靼人的战前准备要非常充分,这也是为何先前十几天的作战双方难分伯仲。

    刘瑾一方虽有火炮撑场面,但鞑靼人也是不甘示弱的,双方利用地形进行拉锯,鞑靼人更利用传统的火炮,在窄范围内形成了对大明军队的火力压制。

    火炮齐鸣。

    夜色中,到处都可见火光。

    刘瑾派兵往前冲了两次,都没取得任何战果,而后续郑遂和徐甚等人已带人上来将他拦住,以防止他真的干傻事。

    “公公,这一战,我们没机会的,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撤回到土城,以求他计,好歹也算是给弟兄们留条后路啊。”徐甚苦劝道。

    刘瑾骂道:“咱家还需要什么后路?”

    徐甚也听明白,刘瑾这是自身难保,他就没打算为别人考虑。

    “砰!”此时一个铁球正落到他们旁边不远处,马上有人被砸下来,因为就发生在旁边,还在火把映照之中,这也让周围的将士心生恐惧。

    刘瑾道:“鞑子都能打到这来了吗?”

    显然刘瑾也没想到,鞑靼人火炮的射程会这么远。

    徐甚叹道:“这要是咱的开花炮,就怕咱这几个人都要丧命于此了。”

    “这不正说明鞑子的火炮,就是个摆设?能打这么远,却只能砸一个人?哼哼!冲!”刘瑾继续下令。

    但显然他的军令已经传达不出五步之外。

    没人再会听他的。

    徐甚厉声道:“护送公公回撤!”

    刘瑾高呼道:“你是要造反吗?”

    徐甚道:“公公,一切都是为了留得青山在,咱有命才能从长计议,只能对不起您了!”

    说着,徐甚一摆手,马上过去几个人,将刘瑾的马围住,然后把刘瑾从马上给卸了下来,甚至是架着,有的已经动了绳子似乎是准备把刘瑾捆起来。

    刘瑾大喝道:“你们目无尊长,等回了朝,看咱家如何对付你们!要你们的命!”

    这话倒真把几个士兵给吓唬住了。

    平时镇守太监,对他们而言都是高不可攀的人物,现在这位镇守太监正以主帅的名义,下令出击,而他们则在遵守徐甚的命令,要捆了刘瑾当逃兵,这要是传到御史言官耳中,非把他们抽筋剥皮不可。

    徐甚道:“刘公公累了,已在说胡话!带回去之后,我们从长计议。”

    ……

    ……

    刘瑾带的三千多兵马,在跟鞑靼人完成遭遇战之后,便开始回撤。

    但鞑靼人似乎并没打算让刘瑾这路人顺利“逃走”,他们在闻听刘瑾全军开拔之后,就已经派了大批的兵马去断刘瑾这路兵马的后路。

    在他们看来,这是吞掉大明这路正规军,扬草原威风的最佳时机。

    “徐将军,大事不妙,鞑子在我们后路上布置了少说七八千的兵马,一个山头黑鸦鸦都是人,要是我们靠近过去,他们从高处掩杀下来,我们的火炮只怕也不会有什么收效。”

    “绕过去。”

    “鞑子人数众多,我们怕是已经陷入到重围了!”

    徐甚听到这话,登时感觉到前途暗淡。

    郑遂策马而来,之前郑遂负责后军的撤退,他带给徐甚更不好的消息。

    郑遂道:“鞑子从四面八方而来,我们的炮都不知该对着哪里。除非我们现在把火炮都丢下,不然的话……我们是出不去的。”

    “你说什么?”徐甚惊讶望着郑遂。

    他们这路人马,虽然只出兵四千,却将花马池旁土城内近乎所有的火器都带上,这么多火器要是落到鞑靼人手上,那对大明边军防务来说可是致命的,鞑靼人或可以利用这批火器思维忌惮去攻击大明的边关。

    郑遂一脸丧气道:“就算全都丢了,也未必能跑出去。现在我们还蒙上一个以下犯上的罪名,只怕是……”

    意思是,本来我们有刘瑾下令撤回去,天塌了刘瑾顶着。

    但现在我们是公然违背刘瑾出兵的命令,还以下犯上把刘瑾给绑了,这样就算是跑回去,朝廷也不会放过他们。

    徐甚回头看了看,问道:“刘公公的车驾呢?”

    “还什么车驾?就被人绑在马上,我过来的时候看到了,先前被人揍了一顿,只怕是出气多入气少……”郑遂道。

    徐甚道:“死了会不会更好?”

    此话一出,郑遂用惊恐的目光望着徐甚。

    你以下犯上还真是敢作敢当,竟然想把刘瑾给弄死?这样别人就不知道你干的好事了?

    “徐将军,我们现在去求得他原谅,由他继续带兵,可好?”郑遂先怂了,请示道。

    徐甚冷冷道:“我们现在就算放过他,他也不会放过我们。且他想带我们去送死,现在鞑子四面八方都是,听不听他的有什么用?”

    郑遂道:“这再闹下去,可就是兵变了。刘公公虽然并未带我们打胜仗,但好歹是下令出击的,朝廷不会扼杀他的英勇事迹。”

    别看刘瑾无能,但刘瑾在死到临头时,所想的仍旧是出兵攻打鞑靼人,甚至要跟鞑靼人玩命。

    这勇气……

    无论最后刘瑾是不是死在战场上,至少他这种勇气会是朝廷所彰显的。

    尤其当朝廷知道刘瑾之死,乃是兵变所导致,而这群兵变的人仅仅是想保住小命往回跑……那他们这群人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有一个算一个,朝廷必会杀之而后快。

    徐甚等于是被架在火上烤。

    他仰天长啸道:“早知如此,为何要随军出城?守在土城里,至少能把这条命保住!名声什么的不重要,能留住命,比什么都重要。”

    ……

    ……

    一夜的鏖战。

    鞑靼人几次围攻过来,都被大明一方用火炮和火铳给挡了回去。

    这一战,鞑靼人的损失并不大,因为鞑靼人就是用试探攻击的方法,或者说是佯攻,让大明一边盲目放炮,黑灯瞎火之下,大明一方完全不知鞑靼人有多少人冲来。

    本来大明一方所留下的炮弹数量就不多,这一夜下来,基本上已经损失殆尽。

    到天蒙蒙亮时。

    三千四百多兵马,已经只剩下两千四五百兵马,剩下的人或者是战死,或者是在兵荒马乱中走散,也有很多当了逃兵。

    当将士们失去了战场取胜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是想以保住命为主。

    但他们所面对的,仍旧是鞑靼人的重围,也没什么围三阕一,实际上想当逃兵,且还能冲出包围圈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鞑子又来了吗?”

    徐甚站在一处比较高的地方,用望远镜看向东边。

    把刘瑾给按了,他徐甚就是这路兵马的主帅,此时的徐甚已经有种“爱谁谁”撂挑子的心理,大概的意思……冲出去或者是留下,都是个死。

    就在徐甚想把郑遂叫过来问问情况时,但见郑遂带着几个人,跟随着刘瑾往徐甚这边而来。

    徐甚看到这一幕,心凉了半截。

    他先发动了哗变,把主帅刘瑾给按了,但他不敢杀刘瑾,结果别的人发现队伍陷入重围,生怕回去后被问责,又在郑遂等人的主持之下,完成逆向哗变。

    又把刘瑾给迎了回来。

    刘瑾此时显然也是受了伤,走路都有些不稳。

    徐甚见到刘瑾靠近之后,高声道:“来人!”

    “别喊了!”郑遂道,“你的人,包括曹维他们,现在都站在我们这边,你已经没机会了!刘公公,您看如何处置这个叛徒?干脆就地正法!回去之后,我等为您作证,乃是此人临时哗变,导致将士蒙难。”

    刘瑾摆摆手,显得有气无力道:“听咱家的,继续往东边走。”

    郑遂道:“公公,东边可全都是鞑子,土城在西边。”

    徐甚冷笑道:“他就是想带你去送死,你们居然还听他的?”

    “闭嘴!”郑遂朝徐甚呼喝。

    徐甚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但见先前跟随他的将领,现在都站到刘瑾一边,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非但没活命,还落了个叛变的骂名,只怕是父母妻儿一个个也没什么好下场。

    刘瑾道:“咱家再说一遍,整顿兵马,往东边进!”

    “是!”郑遂现在反正也豁上了。

    本来军中上下的共识,是能活命而去。

    但现在鞑靼人明显不给他们活路,为今之计也只有跟鞑靼人拼了,等于是鞑靼人的四面围困,逼着他们背水一战,不然的话军中上下十个有九个半都是想逃命去的。

    “把轻骑准备准备。”刘瑾又道,“鞑子追了我们一夜,现在也必定是人困马乏,用轻骑,配合火铳,掩杀他们一波。天亮之前,这是最好的机会。”

    郑遂道:“曹将军何在。”

    曹维从人群后面走出来,他还用歉意的目光瞅了徐甚一眼。

    就在郑遂准备代刘瑾下令,让曹维带骑兵去突击鞑靼人时,刘瑾却指了指徐甚道:“让他去。”

    徐甚惊讶道:“公公,您……”

    刘瑾道:“昨夜的事,咱家就当没发生过。但你现在必须要听令,只有这一战你能打出结果来,咱家才会保你,且还会为你表功。”

    郑遂赶紧道:“公公,让他带兵,只怕是……”

    “怕他临阵投敌吗?”刘瑾冷笑道,“他有本事就去投敌,看鞑子是否能接纳他!回头蔡国公等人带兵来了,把他祖坟都给刨了!今天咱这些人就算是死在这里,也不能能折了大明的威风。”

    “是。”郑遂咬牙点头。

    徐甚则显得很感动道:“末将一定不辜负公公的厚望,这一战,末将就算是死,也不会回头。”

    ……

    ……

    大明一边又发动反击了。

    这点的确是鞑靼人所没料到的,本来追了一晚上,他们只等大明这边炮弹差不多用完,就准备发动最后的攻势。

    结果一千多骑兵,在破晓时分朝他们冲杀而去。

    鞑靼人也是自乱阵脚,毕竟他们这次是四面合围,每一边的兵马数量都有限,即便他们在大明兵马东侧有至少六七千兵马,但被大明一千枪骑兵冲击,对他们来说,也是难以招架的。

    就在大明兵马不顾后路,顶着鞑靼人的火炮和强弩冲锋时,另外一边,大明另外一路骑兵,也只有三千精骑,也在天亮之前,发动了冲锋。

    正是看准了鞑靼人经历了一夜的苦战之后,将士精气神降到最低。

    然后……

    就连徐甚都没想到,自己一方冲击鞑靼阵势之后,鞑靼人的阵型就这么轻而易举被他们冲乱。

    “杀!”

    徐甚一心要为自己雪耻。

    所以这会他也迸发出了猛将的风采。

    另外一边,鞑靼人发现大明派出一路人往东边掩杀过去,也是对围困中的刘瑾中军所部发动攻势。

    “公公,好像是成了!”郑遂在高处,用望远镜望着远处。

    刘瑾也拿起望远镜,看了看道:“鞑子退了吗?”

    “没有,他们阵脚大乱!好像……东边还有尘沙扬起。”

    “公公,鞑子从四面围过来了。”

    “准备火炮,把咱家的佩剑拿过来,记住,就算是死在这里,也绝对不退缩一步!”刘瑾此时就好像军神一般。

    全军将士本来也都怕死,但现在是被鞑靼人四面围困,也没给他们选择的机会,一个个都等着最后的血战。

    ……

    ……

    鞑靼人发动了几次攻势,但被火炮给逼退。

    毕竟徐甚只带出去了火铳,而把火炮都留在了中军一边,鞑靼人也以为大明这边是困兽犹斗,没想到刘瑾的中军居然还有一批炮弹。

    在鞑靼人经历了几次冲锋,发现没什么便宜可收的情况下。

    鞑靼人便开始撤退。

    刘瑾亲自在火炮之前,帮士兵点炮,耳朵都已快震聋了,直到面前最后一发炮弹被打没。

    他坐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着气。

    就在此时,郑遂过来,一脸激动道:“公公,援军来了!正与徐将军,跟鞑靼人血战!好像是……新建伯的人马。”

    “谁?”

    刘瑾本已做好了等死的准备,听到这里,他突然有力气站起身来。

    “就在那边……”郑遂也不知该怎么去形容,意思是,你自己看吧。

    刘瑾现在也搞不清楚状况,他大声道:“来人!把所有的兵马集结,配合我们的援军,杀鞑靼人个片甲不留!”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