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第一贡生

第七百一十四章有关三边总制的竞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陆完面圣之后,由杨鹏送他出宫。

    半途上他跟杨鹏一句话都不说,等出了宫门,却是直奔陈宽在京的私邸,给递交了拜帖之后,随即便说明再次来访的时间。

    陈宽最近一直居于宫里,基本上也不问宫外的事,当他得知陆完曾上门来拜访,他觉得事情不简单……

    韦彬道:“这位陆侍郎虽说也算是前途似锦,可这次他退出上听处,等于是被拔了毛,谁知道会有多少人想算计他?他这会想来拜访陈公公您,应该是怕了吧?”

    陈宽道:“这两年他开罪的人是不少,但也有不少人得过他的恩惠,此人非常善于迎来送往,你所不知的是,他身边的党羽,可是比那位蔡国公身边都热闹。”

    “那还要见?”韦彬面带不解。

    在韦彬看来,陆完是个不稳定的危险份子。

    陈宽笑道:“见见也无妨,他敢明目张胆交结咱这些宫里人,也该知道,若出了事,吃亏的是他。既然他都不在意文人之中的那点名声,咱家怕什么?也想看看,他到底想作甚。”

    ……

    ……

    陈宽虽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但在朝中根本没有存在感。

    这两年司礼监掌印太监换得太频繁,陈宽上位后又担心被皇帝撸下去,以至于他做事都谨小慎微,更是不敢随便在朝中结党,有什么事也是在司礼监内部商议,不去跟外臣沟通。

    此时的他想见陆完,也是因为他的确是想跟陆完有进一步的沟通,甚至是让陆完为他所用。

    陈宽没有在自家私宅见陆完,而是派人去请,把陆完请到了一处茶寮内,这茶寮并不是陈宽私人的产业,却是他府上的人所开办的,当天特地是闭门谢客,只招待这一桌。

    陈宽为了体现出重视,还提前去等,人到之后他更是亲自下楼去迎。

    “陈公您客气了,应该是在下登门拜访,岂敢劳您大驾迎候?”陆完道。

    陈宽笑道:“都是为朝廷办事的,何须在意那么多?楼上咱说话。”

    二人到了二楼,并没有选择窗边的位置,天还有些冷,陈宽让人准备了两个火盆摆在一边。

    陈宽道:“这里不比宫里,四面透风的,但说话也算是好地方,总归不会是隔墙有耳。”

    陆完点点头,随即拿出一份东西来,递给陈宽。

    陈宽打开来看过,好奇问道:“这是?”

    陆完道:“新近在京郊置办了宅子,平时也不去住,平时也是得闲,便让人摆弄了一些花草,陈公您有闲暇,不妨前去观览。这院子就当是在下送给您的。”

    “你……大可不必如此啊。”陈宽没想到,陆完上来就送个宅院给他。

    虽然是京城之外的,但就在天子脚下,也是价值不菲的。

    陆完又道:“在下是南边过来的,其实也不太适应这京师的气候。”

    陈宽本想把房契给归还回去,但又想知道陆完要做什么,再加上当太监的也的确是贪财,愣是没把手推出去。

    也就等于是收下了。

    “陆侍郎,你有话就明说吧,找咱家,可是有何事悬而未决,想让咱家帮你一把?后天可就到了朝议时,以咱家所知,先前要给你升户部左侍郎,这事虽然陛下尚未公之于众,但其实也差不多定下。”陈宽道。

    陆完道:“右侍郎进左侍郎,且未经过三年考满,怕力不能及。”

    “你还怕?”陈宽笑了笑。

    在他看来,陆完在京师可说是个厉害角色,明明崛起比王琼要晚,但陆完在上听处内闹出的动静,可比王琼大多了,甚至张周都要靠边站。

    先前上听处并不作为跟内阁正面对抗的衙门,可自从陆完入值上听处之后,其跟内阁之间多次争锋,甚至还直接把一个阁老谢迁给搞下去,到现在谢迁还是戴罪之身。

    陆完道:“在下想出京多历练几年。”

    “哦?”陈宽好像明白到什么。

    显然陆完这是觉得,在京当个户部左侍郎,也没太大发挥的舞台,想出去掌握实权。

    陈宽道:“你想去三边?”

    一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陆完点头道:“在下正是有此意。也是知晓,陛下即将调三边王总制回京,以他为都察院总宪,三边的位置空缺下来,总是需要有人担着的。”

    陈宽笑道:“可咱家为何听到一些风声,说是新建伯更适合这差事呢?”

    陆完似乎也早就料到陈宽会这么说,他道:“王伯安一直都经营于宣大的军务,如今让他离开大同,只怕震慑不住鞑靼宵小,况且威宁海和猫儿庄等处的防备,以及筑城等事宜,需要他来打理。”

    陈宽点点头道:“要说这满朝上下,适合接替那位户部王侍郎的人还真不多。其实要咱家看来,应该把王侍郎继续留在西北,他回京到了都察院,未免也是大材小用。”

    陆完听到这话,感觉到陈宽是在暗示什么。

    就好像明着告诉他,其实王琼很厉害,而你陆完不行一样。

    陈宽随即补充道:“若是陆侍郎你有心往三边,为何不当面跟陛下提呢?”

    陆完道:“陈公公消息好灵通,今日在下刚面圣过,但在圣前,不敢造次。如今辽东战事吃紧,朝廷也正是用人之际,在下既想替陛下分忧,又怕……在某些事上做得太激进,反倒引陛下不悦。”

    “你考虑倒很周到。”陈宽道,“那你为何不去找蔡国公提呢?外人眼中,你可是蔡国公一手提拔上来的,他对你可是有知遇之恩。且你也该知晓,三边总制这位置,要没有蔡国公的点头,谁说都不好使。”

    陆完道:“直接去提,也未免过于刻意。”

    “你怕刻意?你来跟咱家提,都不是刻意,而是冒昧了。”陈宽道。

    感情你怕得罪张秉宽,不怕得罪我?

    陆完赶紧道:“蔡国公为人洒脱,很多事上他是尽可能不加理会,以彰显其无心争名逐利,可西北之事,除了关乎江山社稷的稳定,还关乎到名利,在下若是拜访,就等于是坐实外间传言,被人当成是党羽。在下更愿意请陈公您相助,只要在朝上提一句,至少也让在下有个盼头。”

    “呵呵。”

    陈宽笑着点头道,“咱家听出来了,你不甘心当个户部左侍郎,想要去主持西北军务,这样只要你有了些许功绩,再过几年回来,这尚书之位就算是稳了。”

    陆完道:“不是为尚书之位,而是因为在下身边并无太多可用之人,与西北将士也不熟稔。最多是在蓟辽等处有为官的经验,所认识的也甚少。”

    陈宽道:“你的意思,是要去培植一些自己人?你先别忙着否认。你这么说来,倒也不是不可,咱家就帮你提一句,或是陛下发问时,能帮你说几句就说几句。”

    “感谢陈公。”陆完急忙起身行礼相谢。

    “你也先别着急感谢,咱家且问你,咱家这么帮你,就是为了……这院子吗?”陈宽板起脸问道。

    陆完道:“在下明白,若是公公以后有什么事吩咐,在下必当竭尽全力。有事也会先知会到公公这边,与公公商议。”

    陈宽一听,刚才还一口一个“陈公”,现在改称“公公”了,感情我帮你做事的时候你是尊重我的,等合作的时候你就把我当阉人是吧?

    陆完随即补充道:“以后在下也有诸多要相求的地方,也望公公您能通融。”

    本来后面这句,是要利用他陈宽的。

    可陈宽听了,心里却舒服了很多。

    因为你陆完知道还有事相求,那在地位相处上,你就要矮一截,我说什么你就要听什么。

    虽然不是事事都让你听,但至少在很多政策制定方面,我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可就不再是没牙的老虎,便开始能左右朝中的局势。

    陆完道:“在下也知晓,如今朝中很多事务,内阁跟上听处,并不与公公您商议,但最后替陛下做出决定的人,反倒是公公您。”

    陈宽叹道:“什么商议不商议的,内廷的人也不该随便与外人商议,咱家也不在意这些事。倒是陆侍郎你,有些话不该这么说,咱家其实现在最关心的,乃是这上听处以后到底……还有没有人能听得进去劝。”

    陆完先是一怔。

    陈宽要去“劝”上听处的人?

    随即他明白到,陈宽这是表示,他的政策一定要影响进上听处,而他陆完必须要从旁帮忙。

    陆完故意做出无可奈何的模样道:“在下已从上听处内出来。”

    “是吗?”陈宽笑道,“今日是出来了,但以后保不齐什么时候,就又回去了。且就算是继任者,到时还是会听你的意见,毕竟他们也需要一些前人的指点。”

    陆完道:“所以在下也需要公公您多加指点。”

    “好说,好说。”

    陈宽面挂笑容。

    似乎到眼下,二人已经彻底达成协议。

    他陈宽帮陆完到三边去当总制,而陆完要做的,就是帮陈宽在朝中发展人脉,他陆完的人尤其是要为陈宽所用。

    ……

    ……

    杨鹏下午就到东厂,在这里,他能感觉到大权在握,毕竟很多人巴结他,且他在东厂多年,之前虽不主持事务,可这里也算是他半个家。

    王时听说他回来,赶紧过去拜见。

    杨鹏笑着相迎道:“先要说一声恭喜了,王都督?最近你升职为锦衣卫指挥使,只是锦衣卫的差事尚未空缺出来,所以还要你打理北镇抚司一段时间。”

    皇帝回到京师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把北镇抚司镇抚使王时给官升一级。

    之前是锦衣卫指挥佥事,这次是升指挥使。

    因为锦衣卫中本来就有很多寄禄官,这次王时虽不算是寄禄官,但也不是马上就能接替牟斌。

    王时道:“卑职用心做事,不敢多想。”

    “哪里话,该升就要升,话说王都督你如今可是陛下眼中的能人。”杨鹏笑道,“以后咱是合作,无须在咱家面前做出低人一等的样子。”

    王时道:“不敢。卑职前来,乃是有一件事,据手下人报知,户部右侍郎陆完从宫里出来之后,车驾曾到过司礼监陈公公的府上,投递了拜帖,陈公公随即出宫,与之私下会面。”

    “哦?”

    杨鹏一听,登时面色不悦,“咱家与他一道出宫门,却未听他一句要去见陈公公事宜,竟会有这般事?”

    杨鹏登时感觉,陆完这是没把他当人。

    王时道:“具体商议什么,还不得而知,料想或是有事相求,要最近再行观察,看陈公公是否会相助于他。”

    杨鹏皱眉道:“还用说吗?这节骨眼上,他尚还在上听处,就想趁着下来之前,把未来的路给铺好。后天一早的朝议,陛下十有八九会卸他的职,但会留他六部侍郎的职位,不是说还要升户部左侍郎吗?”

    王时道:“事都已定下,卑职不明白他为何要去求见陈公公。”

    “那说明,他的目的不单纯是当个户部左侍郎,但他当尚书还有欠缺,怕不是他想外调……正好三边总制有空缺,要是让他来做的话,看起来也是合情合理的。”杨鹏冷笑着。

    几句话,他就能顺着关节把事捋顺,可问题是陆完就是没在他面前提去三边的半个字。

    他心里在想,他是觉得我没本事帮他?

    王时道:“三边总制如此重要的差事,陈公公应该,无法决定吧?”

    “当然不能决定,要说能决定这件事的,怕只有蔡国公,只要蔡国公提出人选,陛下必定会接纳。但蔡国公真的会在这件事上建言吗?谁知道朝议上,会不会是各家在争这职位呢?”

    杨鹏道,“看来,咱家是该去拜访一下蔡国公了。”

    “您要亲自问蔡国公的意见?”王时道,“张先生刚回京,陛下先前可是有言,不许外人去打扰的。说是要让张先生休息几日。”

    杨鹏笑道:“那是对外人说的,咱家去,还有那么复杂吗?咱家先前给他送过礼,就当是去问问,看他是否对这礼物满意,这也不行?”

    王时一时愣住。

    他这才想到,杨鹏所谓的“礼”乃是宁彤。

    当时把宁彤给张周送过去,或许就是为了有朝一日,随便就可以登门造访,以体现出亲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