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新官路商途

第二百九十三章冰红茶低调上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萧良急着赶回云社,是下午要召开南亭实业“冰红茶”新品茶饮上市前最后一次筹备动员会议。
    收购溪口果汁厂后,除了厂区改造、启动扩建外,更对原有的两条热灌装生产线进行全面技术升级,全面提升全流程机械化、自动化作业能力。
    单为了将这两条生产线的产能潜力尽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来,总计投入上千万技改资金。
    前后近两个半月马不停蹄的筹备,现在到了初战告捷的时候了,目前已经生产出十万箱“冰红茶”。
    筹备动员会议结束,第一批下线的冰红茶就由经销商的车队,第一时间装载运往江浙鲁三省及沪市各地的经销商仓库,在各地销售分公司、办事处销售人员的协助下,以最快的速度铺入各个零售点。
    铺货效率也是运营管理最核心的考核点之一。
    江浙沪鲁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分布于城市大街巷的街区商店,但九五年冰柜普及率还是很低。
    而在更为广阔的乡镇农村地区,那么多星罗棋布的卖部,冰柜还是稀罕物,普通人家还看不到冰箱的踪影。
    炎热的夏季,农村地区通常都是拿竹篮、水桶,将西瓜、啤酒等挂到井里浸上一两个时,进行土法“冰镇”。
    只是每瓶零售三元的冰红茶,对乡镇农村地区来,作为日常消费品,还是略显奢侈了一些。
    南亭湖冰红茶为期一个半月的市场预热,都是重点围绕“冰凉一夏”的主题进行展开;而冰红茶也确实是经“冰镇”之后饮用,口感堪称一流。
    为适应这个时代的特点,“冰红茶”最后配比的甜度也相对较高。
    唯有“冰镇”过的冰红茶才能在这个夏季,将消费者的胃口紧紧抓住。
    再综合考虑到前期产能极为有限,两条线开足马力,月产能也只有四五十万箱,最终决定在江浙鲁三省及沪市,第一批重点覆盖的终端销售点,是三万家配备冰箱或冰柜设备的城镇商场、街区商店。
    虽筹备工作不折不扣的全力以赴在推进,但何雪晴、顾培军等人还是有些紧张,担心时间太仓促,总有哪些地方考虑不够周全。
    在半个月前,清愿也率先在冀省推出清愿红茶饮料。
    站在三厂的大门前,萧良却是一脸平静的看着第一辆装载整四千箱冰红茶的卡车驶出车门。
    产能还是太低了,饮料销售旺季之前才准备了十万箱冰红箱,二十五辆同等规模的卡车就运完了。
    第二车间两条生产线紧赶慢赶,差不多要到八月上旬才能投入生产。
    也就意味着这个销售旺季,他们总计只有两百万箱左右的冰红茶可以推向市场。
    不谈前世的经验,此时的旭日冰茶正在北部省市攻城略地,利用线上广告狂轰滥炸、线下人海战术强力推进,日销几乎是每天都要攀登一个新的台阶,已经为茶饮料的广阔市场揭开伟大的序幕。
    而旭日冰茶出厂价每箱高达四十元,他们则将冰红茶的出厂价控制在每箱三十元以下,就突出一个经济实惠,将冰红茶普惠特征一开始就清晰无误的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而此时的南亭实业,在江浙鲁三省以及沪市,无论是销售团队建设,还是多级分销、联销体系建设,都要比旭日冰茶强出一大截。
    华东地区的消费能力以及对茶饮料的接受程度,也是要高过北部省市的。
    南亭湖冰红茶率先在江浙鲁以及沪市一炮打响,四地市场将他们这个夏季仅能生产的两百万箱冰红茶吃掉,萧良可不会觉得有任何问题。
    此时也就何雪晴、顾培军等高层比较紧张,是因为他们知道“冰红茶”是公司走向集团化的关键性产品。
    可谓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不过,基层管理及销售人员的心态却是稳的、松弛的。
    六月上旬广告法如期实施。
    与萧良预测的一样,各地的电视台、电台以及报刊杂志,作为政府宣传部门的组成一部分,几乎都第一时间下架或暂停所有虚假性、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以及广告法条文里禁止的各种诱导性假科普栏目。
    “脑健灵”以往除了能在节假日保健品礼品市场占据统治地位外,平时在各地的销售,却始终被金铢、红桃K等主流保健品厂商压制得无法抬头;即便“脑健灵”在各大媒体的广告覆盖,一点不比其他主流厂商低。
    在这个虚假宣传肆无忌惮的疯狂年代,这是保守宣传口径所必然带来的天然弊端。
    即便五月中旬往后,“脑健灵”有了央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央级媒体的广告宣传加持,端午节过后的江省市场,还是被嘉乐的日销超越;嘉乐同时还在浙省、鲁省也跨出快速追赶的步伐。
    不过,六月上旬随着各地主流媒体大批关于保健品虚假广告的大规模下架,被按住暂停键,“脑健灵”一枝独秀的维持原有的线上宣传力度,在城镇的日销肉眼可见的增长了起来。
    虽然没有出现众人所期待的超级爆量,但在江浙鲁及沪市四地都差不多有一倍的日销增长。
    这个数据已经很恐怖了。
    端午节过后,保健品事务部全面收缩乡镇农村地区的地推工作,将市场宣传及开拓的工作,全面往城市、城镇地区倾斜,总的营销投入相比较五月还有所削减了。
    这意味着每多卖出一盒,就能将营销成本多摊薄一些,将盈利空间多撑大一些。
    端午节过后,“脑健灵”在江浙鲁三省的第一周盈利仅为三百万,第二周将沪市的销量统计进来,周盈利也仅扩大到四百万,但到第三周,周盈利则是直接激增到一千万。
    虽然有不少保健品厂商也很快替换上合规的新广告,令“脑健灵”销售没能再继续增涨下去,但在江浙鲁及沪市的优势地位在短短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内,已经确定了下来。
    在城镇地区,同样合规的广告宣传,“脑健灵”是完全不虚的,甚至在宣传、营销技巧方面,“脑健灵”要比同行出色太多。
    市场部在萧良限定的框架内,摸索了一年之久,实实在在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营销宣传工作体系;选择合作的广告制作、传播公司,也都是水准之上的优质企业。
    这就是萧良所预判的最后“蜜月期”。
    这样的行情每延续一个月,“脑健灵”就能从市场收割三四千万的暴利,这是之前谁都想象不到的。
    皖湘鄂赣等九省,之前实际销量非常低,六月中下旬增长起来的销售,论总的营收也没有太高,可能加起来都不及浙省一地,但要是单纯计算增涨幅度,就可以拿恐怖来形容了。
    这也为徐立桓率队在九省展开多级分销、联销体系建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九省地区端午节期间的销量非常有限,手里囤了不少货的经销商,就有些心虚,但没过几日,看到“脑健灵”在城镇地区销售大幅增涨起来,虽然总量还是有限,人心却很快稳住了。
    这时候也就乐意配合进行物流、仓储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建设,推动销售的进一步增涨。
    九省内生资金规模逐渐放大,不需要总部再额外补贴资金,九省公司就能够不断招兵买马,扩大销售团队的规模、更大力度的组织地推宣传,一步步提高终端市场的覆盖率。
    这使得利用最后的蜜月期成功的建立九省经销网络成为可能。
    要不然的话,让公司额外拿四五千万去建设九省经销网络,不是不能承受,却无疑会严重拖慢公司整体的扩张步伐。
    九省新成立的销售团队,士气也很稳定。
    相比较“脑健灵”蜜月期高歌猛进的业绩,单件出厂价仅为二十八元的“冰红茶”,第一批出厂十万箱不管销售有多火爆,也仅三百万销售额,实在有些不够看了。
    哪怕是整个销售旺季将当前有限的产能用足,两百万箱冰红茶总销售额都不到六千万,甚至都不及“脑健灵”在江省一地的同期销售额,其中的利润更是天差万别。
    基层管理以及普通的销售人员,对公司推出的“冰红茶”新品,还真谈不上有多关心。
    甚至还有不少人抱怨为何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要在新品冰红茶浪费这么多的销售资源,都以为在“脑健灵”的销售,多用些劲,收获的收益就远超新品了。
    要萧良有所担忧的,就是风暴来袭时,基础销售人员的心态变化。
    当然了,现在这些还早,只要公司高层做好心理准备就行了。
    顾培军这时候聊起县里最新的动向,很是困惑不解的道:
    “有些奇怪,这次竟然是君鹏实业出面收购狮山汽水厂,听谈差不多了,这两天就要签约了……”
    萧良沉吟片晌,道:“很可能叫你这张乌鸦嘴中了,朱玮兴受了刺激,想要追加凉茶的产能投资,却没有得到鸿臣的许可,想着另辟蹊径吧!”
    鸿臣作为稳健经营的香港上市企业,对内地市场的开拓策略也必然相对保守持重,这从他们最初对嘉乐的组合投资策略,就可窥一斑。
    鸿臣不会轻易扩大草本凉茶的试水规模,而朱玮兴受他们刺激,执意要追加产能投资,想要在鸿臣之外谋求新的资金来源,沈君鹏无疑是第一选择。
    这并非什么难以揣测的事……
    「感谢drunkyong大佬,感谢兄弟投出的一千张月票!保底月票投过来,今天应该还有一章!」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