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新官路商途

第二百九十四章喜上眉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你不是期待别人尽早下场吗,怎么就成我乌鸦嘴了?”顾培军嘀咕道。
    “我是不怕,但我现在把公司日常管理交给你们,你们怕不怕?”萧良笑问道。
    “蓄电池厂到底有什么美人,值得你这么投入?”何雪晴开玩笑的问道。
    听何雪晴这话,萧良下意识就想找东西将她的嘴巴塞上。
    他原本完全不知道胡婕的事,但叫何雪晴这一,然后再给她们揭露,好像真成他居心叵测了。
    “你们看萧良他都心虚了?”张斐丽见萧良平时牙尖嘴利的,这时候反应竟然迟钝了那么一会儿,美眸瞅着他道。
    “个你们听了都匪夷所思的事,”萧良岔开话题道,“你们能猜到我在秀山家园房子的隔壁是谁吗?”
    “谁啊?”顾培军他们好奇心都被吊了起来,问道。
    “朱祎琳!”萧良道,“她也是住底楼,就是我东隔壁!”
    “呀?”张斐丽也吃惊的叫道,“你那边的房子,我去过两次帮你布置家具,看到东隔壁停了一辆三菱越野车,还想着隔壁人家挺有钱呢!竟然是她啊!”
    “这点你们可要替我作证,那套房子是我哥早前准备拿来当婚房的,我住进去绝对绝对没有居心叵测,”萧良叫屈道,“我现在就头痛朱玮兴那个傻货知道后,会是什么反应!读孙楚辞的研究生,就叫有些人误会了,闹那么大的尴尬!你们我有多冤!”
    “这些家伙本来就多疑,你这误会恐怕是洗不清了,”顾培军幸灾乐祸的道,“不过,听嘉乐这个月实现盈利了。他们将销售重点提前转移到乡镇农村地区,广告法实施对他们冲击不大,他们心情大好,不定就算误会,也不会拿你怎么样。”
    “被人误会总是不好的,”萧良道,“我决定回家把我家的房证裱起来,挂客厅里,要是哪个孙子再我居心叵测,我就揪他去看房证!”
    “我怎么觉得你拐弯抹角,是在骂何总呀?”张斐丽问道。
    “有吗?”萧良装糊涂问道。
    “张斐丽,我觉得你亲自应该到蓄电池厂看一眼,我也觉得萧总刚才转移话题有那么一点点的生硬!”何雪晴道。
    “嚯,这碍着我啥事了?他只要不被狐狸精迷得不管厂子就行。”张斐丽撇清道。
    顾培军哈哈一笑,转回正题上,问萧良:“嘉乐现在也替换新的广告了,在城市的宣传也比以往收敛多了,但销量受冲击并不大,有没有可能躲过一劫?”
    “心胸要宽广一些啊,你能不能盼望点人家好?”萧良道。
    “你呢?”顾培军问道,“你会盼望人家能好?”
    “我知道人家好不了啊!”萧良道,“所以我心眼没有你那么!”
    “给我们再上上课呗!”顾培军催促道。
    “你自己问何雪晴,现在这题目太简单了,”萧良道,“何雪晴在报社工作了十年,她懂的……”
    “怎么?”顾培军看向何雪晴问道。
    “实话现在媒体报道比较乱,企业愿意出钱,报道可以夸出花来,甚至有些记者明明有一些负面报道的线索,但第一时间不是揭露丑恶现象,促进社会往更好、更公平的方向发展,而是去找企业、找地方‘谈事’,”
    何雪晴叹了一口气,道,
    “但不可否认,媒体队伍还是有一批人能够坚持最初的理想与热血。以往这些记者在内部广告收益以及保健品厂商的强大公关能力面前,是没有太大反抗能力的。很多时候,他们就算实地采访写出报道,却没有机会发表出来。现在在广告法的约束下,保健品厂商在各大媒体投放的广告有所收敛,规模也有所收缩,在报社、电视台内部的广告收益中,占比不再突出,至少内部压制这些报道的力量就会极大削弱。像嘉乐这样的厂商,全面将销售重点放到乡镇地区,能暂时规避掉最直接的监管,但这也注定他们会将营销成本更大幅度倾斜到走向乡镇农村的地推团队上,而大幅收缩在媒体投放广告。这样的结果,反而会激发媒体内部的不满,加倍将矛头指向他们。萧总的风暴,应该不是监管风暴,而是媒体掀起的舆论揭露风暴吧?”
    “这个回答满分!”
    萧良笑着道,
    “风暴来临的因素肯定多重的,但这绝对最关键的一重!广告法出台,对那些热血未消以及更多还想着在这个行业混鱼摸水谋求利益的记者,都是一柄尚方宝剑。而保健品这个行业这些年发展太偏离轨道,靶子也太多了,逃不过这劫的。我们不担心直接的执法监管,但在媒体掀起的舆论风暴面前,我们也是无法独善其身的,一个要做好心理准备,一个用脑子想想办法怎样才能尽可能降低冲击……”
    ……………
    ……………
    嘉乐众人却对万丈深渊渐近而不自知,却沉湎于眼前的欢乐中。
    剔除端午节的销量大幅增涨,“嘉乐灵芝液”六月份营收突破四千万之余,也正式实现盈利。
    虽然盈利预计仅有极其微薄的二三十万,但这在破四千万的月营收基础上成功实现盈利,绝对是一件值得大喜特喜的标志性事件。
    这意味着他们保持现有的营销投入与市场推广规模,月营收也能稳定的维持在四千万以上,加上节假日幅度略高一两筹的爆量,年营收也将突破六亿。
    在这个年代一家年营收突破六亿的企业,哪怕是在经济相对发展较好的东部沿海省市,也是有资格称得上大户、豪户的。
    鸿臣注资嘉乐,在合资条款里也仅要求嘉乐在两年内,营收能稳定在三亿左右。
    另一方面,他们对销售团队以及市场开发进行精细化的调整与管理,将有效降低营销成本,就算短时间销量很难再有大幅度的增长,也意味着将会获得更广阔的利润空间。
    萧良现在将南亭实业落地注册在南亭工业园,全链条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相应的税费减免、退税,都在狮山县申报。
    他们也就随之直接从县税务部门拿到南亭实业更准确的数据。
    目前“脑健灵”生产成本在他们面前不再是什么秘密,比他们还要略高一些,单盒高达十元;营销成本却比他们低得多,单盒仅为五元。
    这也就意味着“脑健灵”的毛利润率高达60%,净利润率也维持在惊人的40%左右。
    而嘉乐这段时间为了争抢市场进行堪称疯狂的投入,仅江省销售团队扩张到六千人,销售人员工资、办公经费以及一场场层层不穷的促销活动以及各种销售奖励投入,以致六月份他们分摊到每盒“嘉乐灵芝液”上的营销成本高达十八元。
    他们表面上还有30%的毛利润。
    不过,为了维持如此庞大的销售团队,行政后勤管理部门也相应要比南亭实业庞大得多。
    这导致他们在行政后勤部门上,包括人员工资、差旅、办公等一系列的间接成本都居高不下。
    再扣除掉一定的财务费用、税费,他们能在六月份实现一点点净盈利,实属不易了。
    不过,单看“嘉乐灵芝液”与“脑健灵”的营销成本对比,沈君鹏、孙仰军、袁桐、朱金奇、张健、周健齐他们都能看到他们未来的盈利空间有多大。
    哪怕他们的营销成本短时间无法降到“脑健灵”那么低的水平,利用接下来半年的时间,对销售团队进行精细化管理,将营销成本逐步下降到单盒十元以下,绝对不能算什么苛刻的目标。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们到年底时,也能将成功实现单月逾千万的净盈利!
    虽然这一成绩,跟南亭实业还远不能相比,但谁要这个成绩不能满意,等着挨喷吧!
    鸿臣注资之初,对嘉乐的业绩要求,仅为两年内实现两千万的年净盈利。
    预计在接下来每个月,他们都能看到净盈利会有稳步的增涨,可能每个月增涨幅度只有两三百万,但也足以叫人喜上眉梢了。
    广告法出台也有二十来天了,事实也证明了他们市场工作六月过后全面往乡镇农村市场倾斜,非常有效的避免了广告法出台以及一系列市场监管的冲击。
    除了“嘉乐灵芝液”外,嘉乐代理的鸿臣系列保健品,五月过后就正式铺入嘉乐各大药店专柜渠道进行销售。
    虽然鸿臣的广告宣传要保守得多,但六月份的销售也接近四百万。
    这一成绩超过鸿臣注资时的预期,可以是嘉乐强大市场销售能力的体现,证明了内地市场的广阔。
    鸿臣的保健品利润率也很高,但在港台及东南亚地区销售,月销售额也仅在千余万左右。
    鸿臣与嘉乐的一系列合作,包括凉茶产品即将在内地推出,直接刺激鸿臣在香港证券市场的股价这段时间强劲上涨了一大截。
    虽然以鸿臣新一代掌门人朱玮益为首的高层,对进军内地市场的发展规划还相对保守,几次否定掉朱玮兴看似激进实则保守的建议,但在实际的业绩面前,目前也不得不做了一些妥协。
    鸿臣近前不仅同意朱玮兴、沈君鹏主导的新产能建设,除了同意将之前在狮山的凉茶产能投资,合并到全新注册成立的鸿惠堂饮料有限公司之中,还决定拿两千万港元,支持新的产能建设。
    朱玮兴同时还服鸿臣出资一千万港元收购华宥大厦除裙楼之外四到十二层的物业,以便华宥建设能腾换出一部分资金参与新产能建设。
    鸿惠堂草本凉茶将借助嘉乐的市场销售渠道推向市场,最终凉茶业务做起来,无疑将进一步挖掘嘉乐销售体系的潜力,增强盈利能力。
    三月初听萧良张口宿云生物价值二十亿,沈君鹏、孙仰军、乐宥三人都觉得这是个天大的笑话,鼻子都差点气歪掉,但要是嘉乐明年仅“灵芝液”业务就实现上亿的净盈利,再加上与鸿臣一系列的深度合作,等业务发展成熟之后,向鸿臣开出等值二十亿的股票增发收购价码,真的过分吗?
    他们倘若在接下来两年间实现这一目标,袁桐、赵绍良手里各百分之一的持股,也能摇身变成两千万。
    相比他们最初的投入,可是相当于增长一百倍啊。
    「感谢新盟主nichos119!兄弟们继续投保底月票!」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