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 我的书架 | 手机阅读

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新官路商途

第三百零八章银弹攻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蔡春那边的动作也很快,周轩将他与张叔毅新的联络方式打电话告诉他,才知蔡春中午就拿课题协议赶到院长佟毓正家汇报工作。
    在佟毓正的指示下,工学院分管课题项目的科研处下午就直接在课题协议上盖了章。
    萧良临黄昏开车载着周轩、张叔毅赶回工学院,将孙楚辞、蔡春、邵芝华、沈奕等人再次召集起来,先在教工食堂简单用过晚餐,然后到孙楚辞的办公室,正式公布阀控蓄电池的产品技术开发方案。
    产品技术开发方案只是大略的指明方向,更具体的实验方案设计还需要大家一起参与进来讨论,再分头落实。
    还有一项关键工作,就是将阀控蓄电池涉及的专利检索出来,这样才能搞清楚哪些已经过保护期的实用化专利技术可以直接使用,而哪些还在保护期内的专利技术,他们要分析手头这个技术开发方案,与之存在的冲突。
    倘若想进入中高端市场或海外市场,专利这一块是无法随便绕过去的,该买的专利还是要买,只要新的方案能有一定的创新性,至少在阀控蓄电池领域就有立足的一席之地。
    当然了,创新的部分首先还是要确保在性能或生产成本等方面有一定优势才行;如果在任何一点上都没有改善,这样的创新不要也罢,不定还是前人弃之不用的方案。
    蔡春这人的人品或许真不行,行动力也确实足够强,下午课题协议盖章过去,他没有找萧良,但已经安排手下的研究生直接通过校园网检索相关专利了。
    蔡春他们早就接触、使用计算机了,但触网还是等到今年工学院校园网开通。
    可惜的是整个工学院连接上百台计算机设备的总链路带宽都不足10K,触网是什么感受,掰着脚趾都能想象的。
    真是看一根毛都要等半天啊!
    蔡春这时候也忍不住感慨道:
    “校园网一期是五月就开通了,搜索校图书馆的目录资料还快一些,但想接上教育科研图,速度真是令人发指啊!二期链路是能提高一千倍,也开始在做了,但省教育厅今年这一块的经费用光了,有也是先紧秣陵大学、秣陵理工这些高校优先建设,我们的二期还不知道要拖多久才能开通!”
    “还差多少经费?”萧良问道。
    “三四百万吧。”蔡春不确定的道。
    “蔡教授你跟佟院长一下,蜗巢科技可以出这四百万,但是我拿这四百万出来,是附带条件的,”
    萧良想了想,道,
    “第一是我在秀山家园的住处要单独拉一条专用线路过去;第二是要确保未来一年内,三分之一链路带宽留给化工系及联合实验室使用;第三就是蜗巢科技会尽可能挨近工学院建中试基地,也要拉专用线路接上校园网。当然,到时候带宽扩容的费用,我们还是会掏的!”
    萧良记忆没错的话,国内直到九七年底才最终实现教育与科研网、中国公用互联网、金桥工程信息网以及科技网与国际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在那之后个人、企业触网才以异常蓬勃的速度发展起来。
    在此之前,无论个人还是企业,想要在东洲专线接上教育科研网,接上国际互联网,不是没有可能,但要付出的代价不会低。
    工学院校园网的建设成本比较低,那是国家战略下优先保障的高校教育科研网建设;而且第一批也只覆盖到前五百所院校。
    现有的阀控蓄电池产品技术还不算复杂,甚至主要实用化的技术都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耐心点在工学院的图书馆就能查阅到大部分技术资料。
    在这基础上开发出能推向市场的初代产品不难。
    不过,下一步想要快速开发出性能比肩欧美主流产品的阀控蓄电池呢,又或者蜗巢科技下一步就想直接介入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呢?
    哪怕早半年触网,这里面涉及的机会成本,就绝非四百万能比的。
    萧良默默的盘算着早半年晚半年触网可能涉及的机会成本,抬头见蔡春、孙楚辞、周轩、邵芝华、沈奕、张叔毅一个个都盯着自己,问道:“怎么了,我脸上有什么?”
    “没什么?”
    蔡春虽性情奸滑,口才便利,但当着孙楚辞、周轩、沈奕他们的面,去捧萧良,也有些张不开口,道,
    “我明天去找佟院长这事,今天已经很晚了。”
    萧良接下来继续更深入的谈阀控蓄电池技术开发方案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一些基础理论,与孙楚辞、蔡春讨论如何更好的设计相关实验。
    大家还坐在一起讨论东洲市范围内,有哪些企业,有能力根据他们开发的产品技术,大规模提供原材料,讨论有没有可能邀请他们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阀控蓄电池的技术开发中来。
    就算他们在实验室做出合乎规格的多元合金板栅,后续也不可能自己组织生产合金材料,还是需要找相关的专业冶金公司合作。
    超细玻璃棉等材料也是如此,他们在实验中确定具体的技术规格,也会交给相关企业生产。
    至于生产线会涉及很多的机械设备调整,更是要找相关企业合作。
    不知不觉间,时间又到了凌晨。
    这是一场长期战役,拿出初步的实验室技术才是第一步,没有必要前期就搞大消耗,萧良看时间差不多,合上记本,跟张叔毅道:
    “蜗巢科技肯定还要招兵买马,但一时半会想解燃眉之急,孙教授、蔡教授他们手下的研究生,你得卖力勾搭起来啊。你代表蜗巢科技负责相关工作,还要脸皮够厚,不要觉得孙教授、蔡教授可能还有其他课题研究也要用人,就不好意思抢人。所有参与我们课题研究的人,公司都可以给他们开一份工资,不用孙教授、蔡教授自己掏钱补贴他们的生活费。你同时也要大胆向他们承诺,参与我们的课题项目,毕业后只要愿意,都可以直接进公司工作,试、面试什么的,都可以免掉!”
    孙楚辞、蔡春对望一眼,就当萧良这话不是给他们听的。
    周轩与沈奕也只是笑笑,没有什么。
    九五年高校还没有开启大规模的扩招,东洲几个学院也没有合并组建大学。
    工学院目前在校生仅三千人,人数非常可怜,还没有博士学位专业授权点,硕士学位专业点也仅有二十七个,全校在读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加到一起都还不到三百人。
    化工系在工学院要算大系,但在读硕士研究生也仅有四十人。
    在读硕士研究生以及诸多青年教师,是孙楚辞、蔡春等教授级人物开展课题研究的主力;研究生比青年教师还要好使唤,廉价听话还卖力。
    即便学院现在已经放暑假了,但还是有相当多的研究生留在学校,参与各项课题研究。
    孙楚辞、蔡春是重视蜗巢科技的课题,但也没有想过要将所有的资源都倾斜过来。
    只是他们也没有想到萧良的脸皮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厚。
    关键萧良刚才又答应大撒钱,在他如此凶狠的银弹攻势面前,他们也确实有些抵挡不住,只能节节败退。
    他们此时只能心里安慰自己,这个课题只有三个月,其他课题稍微往后拖一拖,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
    筹建联合实验室,他们也答应前期要尽可能往铅酸蓄电池技术开发课题研究方向倾斜更多的资源,只是最初他们没有想到要倾斜这么多。
    萧良当然也不会就专门盯着孙蔡两人的脑袋薅头发,随即又提醒张叔毅,除了应用化学及化工学相关专业,工学院材料、物理以及工程机械等专业,只要与阀控蓄电池产品技术有所涉及的,能勾搭的都要勾搭起来。
    这个课题二十万经费预算,是给工学院的报备数字,但公司这边的预算不会进行限制。
    除了当前阀控蓄电池技术开发外,蜗巢科技后续自身技术研发团队、中试团队的建设,以及合资公司后续进行产能扩张,生产运营团队也都需要补充大量的人手。
    现在这些勾搭过来的研究生,都可以先当储备人才进行培养,他们又不会白嫖;甚至一些品学兼优的本科学生,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参与进来。
    萧良他现在爱才如渴啊。
    后面也不可能专门对着船机厂薅人才羊毛,自身人才培养体系也要建立起来。
    工学院都放暑假了,没有教学以及诸多行政管理工作缠身,萧良在死皮赖脸软磨硬泡下,孙楚辞、蔡春、沈奕,甚至邵芝华都暂时放下手头现有的课题研究,全力参与到对蓄电池厂的管理技术岗竞聘评审、工艺流程摸底上来,参与到阀控蓄电池实验室技术开发上来。
    在佟毓正的亲自关照下,那些对联合实验室有所觊觎的教授,也都松口,只要他们手下的研究生愿意,都可以以实习或勤工奖学的名义,抽出时间过来帮忙。
    阀控蓄电池前期实验室技术开发,不涉及过电位、深循环等一些领域的研究,所用到的仪器设备还是简单,前期紧急先添加了几套,有些中高端分析仪器来不及添置,就拿样品赶到锡江大学或秣陵大学去测试。
    萧良额外连带司机租借两部轿车,放在工学院备用,后面又直接让合资公司的生产技术岗员工过来参与实验、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虽然各项工作都在有序展开,进展也是飞速,宿云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挂牌仪式却是拖到八月中旬,拖到熊志远从香港脱身赶来东洲,才正式举行……
    ,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点此举报